同時也是一個很能折騰的地兒。
隋朝之前這里是武威郡的治所。
后來大楊總創立大隋集團的時候,于開皇元年廢除了武威郡,改置涼州總管府,治所依舊在姑臧城。
再后來,小楊總坐上公司董事長的位置后,又在大業初年廢除了涼州總管府,復置武威郡。
也不知道他們父子倆是不是故意的,一個改了換,一個換了改,閑的蛋疼。
不過換來換去,治所還是在姑臧城,這個倒是很穩定。
再再后來,也就是隋末的時候,大業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占領了河西,還建了個什么大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
瑪德,這貨怎么不建元叫“安爾樂”?
所謂的大涼國聽起來好像很牛逼,其實這貨是個慫逼,因為他歸附東突厥了。
然后這個慫逼在武德二年的時候被李淵給干死了,于是再次廢除武威郡,再置涼州總管府,治所還在姑臧城。
直到武德七年,涼州總管府被廢,改置涼州都督府。
再到李世民玄武門吼了一嗓子,“兄弟們起來嗨啊!”
玄武門流血行動結束,李建成卒,李元吉卒,李淵退位,李世民上位。
李世民上位后,改元貞觀,貞觀元年,劃分全國為十道,涼州屬隴右道。
這時候的姑臧城才稍微安生了點。
所以說,這是一個很能折騰的地兒。
畢竟見證了太多的風云變幻,想想也是很不容易。
另外這里也一直都是高危地帶,很多時候這里不是在干仗就在準備要干仗。
地處邊陲嘛,民族問題十分復雜,干仗也是很平常的事。
而李大亮來這里的一大任務就是,搞民族大團結。
為什么要搞民族大團結?
因為不團結唄。
蘇格一路走來,發現這里確實很需要“團結”。
這地方不單窮,還特么群眾主觀能動性特別強,經常自發的組織“有活力社會團體”到富戶家里搞“共同富裕”。
光是一路走來,就有兩戶人家跑來找李大亮告狀,說家里被“有活力社會團體”給光顧了。
李大亮也是頭疼的厲害,瑪德老子搞“民族大團結”都人手不夠,這種事哪里管的過來,你找當地管治安的官員啊。
不過,既然人家都找到他了,他也不好意思拒絕,還是會派人去幫忙解決的。
只是結果一般也就那樣,那些“有活力社會團體”被抓后,勞改幾個月,也就沒事了。
要他們賠錢,那是不可能的,他們就剩下一條賤命了。
歸根結底,還是這地方太窮了,養不活那么多人。
“李都督,這些事你們都督府就沒有什么舉措?”這話是蘇格問的。
李大亮嘴角一抽,他最怕那些外行的人來指指點點。
但又沒辦法,對方咖位比他高,他不得不裝孫子。
只見他恭敬的回道,“回國師,卑下已經在著力屯田開荒,但涼州貧瘠,屯田開荒之事尚需時日,短時間內恐怕難有見效。”
意思就是,老子剛到這,我能怎么辦?開荒種地也要等地里長出糧食啊!
蘇格聽他這么一說,瞬間就明白了,歸根結底還是糧食的事。
誰都不想去貧困地區任職,貧困地區那么容易脫貧,大唐就沒有那么多窮人了。
蘇格想了想,突然說道,“李都督,我有個不成熟的意見,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聽一聽?”
李大亮聽完后臉皮一抽,來了來了,又是一些指點江山的外行人跑來裝逼,這么好解決,大唐早實現共同富裕了。
但又不得不配合他們裝逼。
只見李大亮恭敬的說道,“還請蘇國師賜教!”
蘇格一臉裝逼的說道,“曲轅犁聽說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