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定個規矩,你不能教過兒,我也不能教他們三人。這四個孩子之間,更加不得互相傳授,否則錯亂了功夫,貪多嚼不難。”
不過轉念一想,楊過后山之中還有一個比肩李莫愁的哥哥,心中頓時大感無奈,不知是禍是福。
郭靖道:“這個自然。”
黃蓉道:“過兒,你跟我來。”
楊過厭憎郭芙與武氏兄弟,聽黃蓉這么說,知道不與他們一起學藝正合心意,當下跟著黃蓉走向書房。
黃蓉領著他進了書房,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書來,說道:“你師父有七位師父,人稱江南七怪,大師父就是柯公公,二師父叫作妙手書生朱聰,現下我先教你朱二師祖文學上的造詣。”
說著攤開書本,剛聲讀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原來那是一部《論語》,楊過心中奇怪,不敢多問,只得跟著她誦讀識字。
一連數日,黃蓉只是教他讀書,始終絕口不提武功。
自此之后,他每日跟黃蓉誦讀經書。
其實黃蓉教他讀書,也己早感煩厭,只是常自想到,楊過此人聰明才智似不在自己下,如果他為人和他爹爹一般,再學了武功,將來為禍不小,若是學了書中道理明辨是非,也算對靖哥哥有個交代,若是楊過能靜下心來學習讀書一年,再將武學傳授于他。
當下耐著性子教讀,《論語》教完,跟著再教《盂子》。
幾個月過去,黃蓉始終不提武功,楊過也從來不問。
自那日與郭芙、武氏兄弟打架之后,再不跟他們三人在一起玩耍,每天讀書之后就會來到后山找楊念,或在楊念身旁練習歐陽鋒所教的蛤蟆功。
“大哥郭伯母只教我讀書,并沒有教我武功,大哥你說他們是不是看不起過兒。”
楊過看著面前打坐練習吐納的楊念問道,每天他都會來后山練習一番武藝,只是今天的他好像心事重重,沒有練武的心情,時間一晃過去半年黃蓉好像并沒有教他任何武功的意思,楊過這才來到后山找楊念訴苦。
“禮記大學里有這樣一段話,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你能明白其中什么意思嗎?”
楊過雖然學過,但是不明其意,搖了搖頭。
“明事理,知其事,修煉先修心,明大義,何謂天下蒼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曾聽聞楊家先祖為國家出生入死,被后人稱為金刀楊無敵,過兒你學武為了什么,大哥學武是為了完成母親心愿將你保護長大。”
楊念看著楊過說道。
楊過看著出神的楊念,陷入沉默之中,對啊自己學武究竟為了什么,如果現在計較郭伯母不教自己武功,為何當初大哥教自己時,自己不好好學。
月亮高掛半空,月光灑向大地,地上一片銀白,楊過思索著大哥的話往前走,殊不知剛剛兩人的對話被郭靖夫婦完全聽到,今日見楊過心事重重,黃蓉這才叫上郭靖跟上一起跟蹤而來,別做出什么傻事。
楊念在郭靖夫婦剛剛藏身樹后便已知曉,教楊過大義何在,楊念不怕任何人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