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有想到劉天好的辦法,劉長明到了之后卻使不出來,這也不怪人家,畢竟救命之恩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做得成的,這些事是他欠考慮。
“不過如果銷售二部要成立的話,您確定他們會同意?”
陳重失笑:“同不同意的那是廠子里的決定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和他們的業績也沒有關系,只是我覺得他們是可塑之才,所以才會想到這個辦法。
老楊你可得全力支持,要不然燈泡廠的轉型可就徹底黃了!”
陳重特意叮囑,楊衛東當然知道:“你放心好了,只要對燈泡廠有利的事情,我都不會阻攔的。到時他們銷售部這會要是成立了二部,誰都能看得出來,你對他們的偏袒。”
“我就是偏袒了誰也拿我沒辦法啊!畢竟人家業績好。”
聽見陳重這樣說,楊衛東笑了起來沒辦法,陳顧問就是這樣倔強,也是一言堂,但是不得不說他的辦法確實是好,燈泡廠也正是因為他的主意,所以才能夠蒸蒸日上。
楊衛東趁勢把這個月的開支全部都告訴了他,陳重驚愕:“你是說這個月我們凈利潤達到了十三萬!”
“是啊,除了從前的債務,還有員工的工資以及各項成本,凈利潤達到十三萬,這個數字是我們廠過去一年的利潤,這次的彩燈還真不錯!”
虧了彩燈,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辦。
“除了彩燈我還有其他的大吊燈現在還沒有談成,我去一趟百貨大樓詳細說說看,到時候賣出去咱們就有指望了。”
他也想看看東新市到底有幾家愿意買這樣的燈,畢竟是國營大廠,一定要創新,創新不止才能夠有希望,要是固步自封,成天就守著那一畝三分地到什么時候才能賺錢?
隨著年代越來越發展,科技興國的口號也推出,到時候吃著老本那可不行。
陳重也清楚,國營大廠對他們這幫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雖然有個死工資,可是也允許破產,這幫工人又該何去何從?
他可不愿意看見他們苦哈哈的成天為了那點工資哭天叫娘的。所以陳重想著,與其讓他們目不識丁走向社會,還不如現在把燈泡廠弄好,讓大家有錢賺。
總之解決這一代人的難題,至于下一代年輕人有了文化,那工作可就好找多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圈錢,他可沒忘記自己的股市里還有一部分資金,再加上洛城和北方那邊,薛爺那邊的工資就由薛爺他們自己來。
陳重一開始說的會包下所有人,但是現在看來薛爺那邊的銷量還不錯,除去開支之后,每個月能給他產生幾萬塊錢的利潤,這就夠了。
陳重也不貪心,畢竟廠子可是薛爺他們一手建起來的,當薛敏是個代理,每年給他五萬塊錢的代理費,他也認了。
今后再說擴大規模的事。
陳重不貪心,有些人脈關系和成本是必須要付出的,洛城這邊他交給方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