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以后要評國家級稱號,也要看有沒有這個資歷。
而箐霖實驗室這一次能夠協助華科院進行一項國家級的實驗,那對于箐霖實驗室就是一種資歷。
這種資歷對于一個實驗室來說,自然是越多越好。
他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不開心才怪了。
雖然在科研上論資排輩這種事一直被人吐槽,網上這一點也被很多人謾罵,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網上說的那么簡單,存在即是道理。
不然,以任教授的能力,為什么還要排隊評院士呢?任教授可有過意見?對實驗有過懈怠?
因為任教授自己也清楚,那些排隊的人曾經也的確在科研上做過貢獻的。
也許這些人是沒有重大成果,可科研的成功也不能說完全就是最終拿到果實那人的功勞。
在這過程披荊斬棘,為這最終成果省去很多彎路的人就沒有功勞?
修建一條路,功勞就全都是設計師的?
想要超脫這種規則的束縛,那就成為能力超群的存在,當你的能力足夠驚艷,可以超出所有人一截的時候,那自然不要遵守這種規則。
我國不是沒有30多歲的年輕院士。
如果沒有足夠驚艷的能力,那就遵守規則,埋頭苦干,增加自己的資歷。
因為那些有資歷的人也是這么走過來的。
往往叫囂的厲害的人往往都是那種沒有足夠驚艷能力,又不想按規矩做事的人。
他們認為自己的才華高過所有人,那些個排在他前面的人都是土雞瓦狗,根本不配和自己相提并論。
這類人其實和三國里的狂士禰衡有點像,就是讀書的時候考試成績很好,有些名頭,然后在那一群朋友、親戚間被這個吹,被那個吹,就以為自己天下第一。
結果出了社會,什么事都沒干呢,就敢說郭嘉給他提鞋不配、諸葛亮只夠給他到夜壺,你曹操該跪著求我輔佐你。
其實現在社會很多年輕人也都有這樣的心思,去哪個公司參加工作都覺的那些個油頭肥耳的主管、經理沒資格管自己,自己上那個職位也行。
可除了少數能力足夠的能爬上去,其實99%的人啥都不是。
沈立想著,就帶著秦霖和李凱到了一間多媒體室。
云飛早就帶著一隊保安在里面布置,門口還安排人站崗了。
別難怪他如此。
一般來說,國家級實驗項目也算是機密了,在沒有成功公布之前,一切都是要處于保密狀態的。
“秦董、李教授、沈總。”云飛見三人進來,連忙打了聲招呼,然后就帶人到了門口外守著。
沈立則是到了那多媒體設備面前操作了起來。
不過片刻功夫,就見墻壁上液晶屏幕上亮起了光芒,分列出了好幾個格子。
沈立這時也說道:“秦董,李教授,我們已經申請接入視頻會議了,任教授他們那邊同意就能進去了。”
也不過片刻的功夫,那屏幕上就出現視頻正在鏈接的字樣,然后整個屏幕就分出了好4個格子,每個格子都出現了一個畫面。
其中一個格子正是秦霖、李凱、沈立三人,魯部長、任教授也出現在了第一個格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