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觸的兩個都是單純、年輕的女孩子,一個大學沒讀,一個剛畢業,他不喜歡她們變得和中年婦女一樣市儈和勢利,那就不可愛了。如小琴剛在他面前義憤填膺地罵高洋不好,他反而覺得有綠茶婊嫌疑。
這種性格也是常天浩重生前不討領導喜歡的因素之一。在國企,領導通常都希望下面能爭斗一番,最好個個向他打小報告,讓他作為裁決者發揮最大效力和權力,常天浩卻有基本做人原則,別說同事沒太大問題,就算真有問題,只要不極端過分,他也心里放著,何必和人計較?
所以公司要裁員給理由只能是績效和年齡,而不能說同事關系不好,他常夫子再孤傲也只針對領導,不針對同僚,更不針對比自己地位還低的人——他從不會對滴滴司機、保潔阿姨、外賣小哥、小區保安、年輕實習生們發脾氣,這是做人的基本涵養。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人單就做人讓常天浩選,他通常覺得“傲上而不辱下,欺強而不凌弱”的關羽更合胃口,比張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做法好很多,比虛偽的大耳賊更好上幾倍。
或許很多人覺得踩同僚出頭是件很爽的事,常夫子迂腐就迂腐在這地方:他既不愿意去捧領導臭腳,也不愿意踩同事出頭。哪怕知道10年后會被裁員,倒退10年回去,他依然不會這么干!
這么干心態就壞了,良心就會痛,做人就失去了意義。
聽他平靜說完解決辦法,小琴眸子里亮晶晶地寫滿了崇拜——卡里斯瑪型領袖最需要就是崇拜,讓人害怕只能奏效一時,讓人崇拜卻能奏效一輩子。
“我出去了。”
剛剛轉身,常天浩拉住她:“琴姐姐,謝謝你……”
“我又沒幫上忙。”
“今天你演技發揮很出色,很好。”
小琴被說得有點臉紅,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以后我們是自己人,不要再叫我浩公子了。”
“本該叫你常先生的,一直怕把你叫老了才叫你浩公子。”
“我都叫你姐姐,以后叫我小天或天浩就好,我家里、同學都這么喊我。”
“為什么不叫小浩?”
“那不變成小耗子了?不妥不妥。”常天浩笑笑,“如果你覺得公開改口不好意思,公司里愛怎么稱呼就怎么稱呼,只有我們兩個人時,你不能再叫我浩公子。”
她輕輕叫了聲:“……天浩。”
“嗯!”
她笑了,常天浩也笑了。
出門后小琴心里同樣泛起漣漪:本來她對高洋很敬重,比對超哥還敬重些,但這事一出,對高洋的觀感直線下降。
一個老總不但挪用公司資金、居然還挪用客戶資產,這對小琴這樣背熟了員工守則和道德規范的姑娘來說沖擊力很大。高洋原本學識出眾、能力一流、風度翩翩的人設形象在她心中轟然倒塌,腦海里甚至不由自主地涌出一個形容詞:道貌岸然!
她想起常天浩多次提到的玩笑話:“等我將來開公司,你過來當助理啊!”
當初覺的是常天浩鬧著玩,好端端怎么可能隨便跳槽?現在又不是20年后,穩定的國企飯碗大家都是很看重的。
今天再次提起,她就覺得不再是玩笑,心頭涌現出不一樣的想法:等這家伙畢業真開公司,我去看看也行。
對常天浩而言,這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