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昧問一句,資金量大概有多少?”
“不多,350萬左右。”
超哥插話道:“我個人出50萬。”
高洋道:“我也出50萬。”
常天浩盤算了一下,這樣就有450萬了,他點點頭,數目不能說少了。
高洋解釋說:“方案是大家拿錢出來成立共同基金,師弟負責操盤,不過資金比例和分派方式剛才一直在討論,李總想請師弟也拿50萬出來,湊足500萬,由公司出面組織配800萬港幣的賬戶,然后……”
“這是我的考慮,不是說信不過常先生的職業水平,而是干房地產最講究利益捆綁,所以希望你也投入些,這樣大家結成利益共同體,用時髦話說叫……共贏。”
讓常天浩拿很多出來他不干,不是沒把握,而是安全性存疑。50萬沒問題,本周待結算的款子就有70多萬,直接劃過去就是。便不動聲色道:“今天港股大盤怎么樣?”
“跌了!”高洋笑道,“師弟手法令人嘆為觀止,昨天沖高回落,你在最高點附近平倉;今天低開,開盤價連7700點都沒守住,估計這會兒該只有7600多點了。”
常天浩想,如果真跌破7500點,那建倉機會又來了——他知道月底結算價會在7800點以上。假設每張300點利潤,一張就是1.5萬港幣,800萬港幣的賬戶建倉100張比較穩妥——高洋不過300多萬都上了100張呢!
“我看可以,不過分配方式打算怎么弄?”
“上海比較常見的基金運作有兩種,一是承諾保底,固定收益,比如年化12-15%;還有是浮動收益,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先聽聽師弟的想法。”
常天浩道:“如果是前者,我大概可承諾1%的保底月收益,每月結算。”
李恒搖搖頭,顯然看不上1%這點收入,便道:“常先生說第二種吧。”
“第二種是20+2,所謂20,盈利部分基金經理拿走20%,同時根據資產管理規模大小收取2%管理費。”
“如果虧了呢?”
“基金經理不承擔虧損,管理費照常收取,額……頂多減半。”
李恒皺了下眉頭,感覺這條款有點兒不爽。
常天浩把目光投向高洋,示意他的營銷水平可以吹一波了。
高洋會意,馬上道:“李總,這確實是業內規矩,如果讓基金經理按比例承擔損失,那他還不如自己找銀行貸款呢。不過我們這么熟,天浩又是我師弟,你看這個折中方案行不行?如果虧損,2%管理費一文不收,同時項目運作期間發生的手續費、開戶、匯兌等亂七八糟的費用全部我們公司承擔……當然,我相信沒人搞投資是沖著虧損來的。我師弟操作水平真的非常厲害,交割單剛才您也過目了,超哥這么謹慎的人,還有我自己都準備投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