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策規定,兩年以后若車主淘汰桑塔納更換新車則該牌照不再受任何限制,可直接過戶到其他車輛。而如果要購買非滬產車(包括國產車和進口車)則仍須10萬起價競拍,買滬產車比買其他車在牌照上一下子便宜了8萬,又有2年條款,一下子就激發了車市活力。
大家都不傻,知道先買輛桑塔納過渡一下,然后過兩年賣到外地當二手車換新車,那樣豈不是一下子把錢省下來了?上海市如此做法,引起了其他地區和廠商的強烈不滿。政策出臺后,受到沖擊最大的是直接與普桑競爭的富康,后者在上海一輛也賣不出去。
于是湖北省迅速制定了針對桑塔納的報復措施:規定在湖北購買桑塔納必須繳納“解困基金”(幫助湖北車企解困),在基金數額上湖北政府表示,我們就大氣一點,比上海少收些,定7萬元吧。
于是,獨一無二的國內汽車貿易戰就打了起來:上海不見買富康,湖北不見買桑塔納。經媒體炒作后全國嘩然,連交通部都不得不出面來做工作,最近開的政治經濟學課程上,授課老師也對這地方保護政策不以為然。
不過上海報紙照例看不見絲毫評論,常天浩能了解消息,還得益于他經常上網瀏覽信息并去圖書館外地報紙。
由于湖北和上海經濟不對等,即便同樣出政策打貿易戰,也明顯是湖北吃虧——湖北菜多少人買汽車?上海多少人買汽車?
所以湖北只能去北京告狀,但這沒什么卵用,魔都面子硬的很——也不看看長老們從哪里出來的?由于金融危機、經濟形勢下滑,上海車企經濟效益下滑,上海政法表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公文來來回回協調了好久,一直拖了1年多,最后等到2000年經濟全面好轉后上海才開始放開,還不是有有意識放開,是借著上海牌照公開拍賣制度這個政策調整放開的,放開后的上海牌照一度比較便宜,拍賣價最低能到8800元,然后又在萬元左右盤旋了幾個月,后面價格又轟地上去了,沒追上的人只能懊悔不已。
調整歸調整,上海小動作還是要搞一搞:一方面為拉動房地產銷售,上海推出“車房組合銷售”措施,購買內環線外30萬元以上商品房一套,購私車牌照僅需5000元;如購買浦東指定樓盤中的商品房一套,同時所購轎車是滬產桑塔納或別克,私車牌照免費贈送。另一方面是推動公務車改革。上海大眾、上汽集團、寶鋼等大企業員工購買滬產車免費發放牌照。
這些政策在當時看來都無足輕重,但在常天浩眼里無一不是商機,只要和房產商勾搭好,出個首付到時候再過戶轉給下家,他不但可以拿炒樓花的收益,還可以白得一張牌照,更重要的是還和房產商搞好了關系——有人幫你托市還不好么?
本來他想去折騰折騰,后來覺得這種吃政策紅利差價的事太low而放棄了。正如現在這時代,他完全可去管控不嚴格的外地購買一本駕照而不需要在上海硬碰硬考,但鬼知道這種事若干年后會不會變成自己的黑材料?萬一過幾年后整頓金融暴露出自己“勾結”房產商投機倒把,就算不被追究,名聲首先就臭了。
所以中國民營企業有原罪真不是說說的,市場經濟最開始搞活時存在的漏洞實在太多,讓有心人不鉆這些漏洞比讓男人看見脫光衣服的女人擺在面前不興奮都更難,不過小布爾喬亞·常最近防腐拒變的能力看漲,又有對沖思想加成,所以看著這些漏洞都眼睜睜把他們放過去了——多好的發財機會啊。
有時候沒賺到手的錢比虧錢還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