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章4000字。
最近風聲鶴唳,86不用說,87-88也屏蔽了,目前全安排在安全屋【公宗號:YYWT2018】上,沒看到的可以移步瀏覽,另外你們可以查看目錄,前面也短缺了好多內容,整個目錄七零八落……起點攻城獅們都快崩潰了……
天佑起點、共度難關……
+++++++
化妝試衣服足足花了三個多小時,常天浩表現出極大耐心,壓根不著急,只陪著米凌君慢慢聊天,甚至為解決肚子問題,還讓餐廳送新鮮出爐的小籠包和生煎上來。
用餐時米凌君寬慰他:“天浩,你也別急,在我看來,非但做學問和做事業不沖突,甚至單純做學問也不一定要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進行。”
常天浩不知她為何這么說。
“我86年就碩士畢業,同屆同學乃至下幾屆同學全進了高校,有些本校,有些是外校,個別進了教委或教育廳,只有我一個人留在高中執教,但我覺得我做的學問不比他們差多少。他們研究的是文學細節、曲高和寡的內容,我探索的是語文基礎教育。”
米凌君道,“難道只有象牙塔里的東西才顯得高大上?難道只有紅學家的陽春白雪才叫學問?就受眾而言他們遠不如我,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窮經皓首在小圈子里自娛自樂,有社會共鳴么?有基礎貢獻么?清代文學史發展脈絡你很清楚,因為政治文字獄只能鉆研考據學,考據來考據去有什么重大成果?連八股都爛了。”
常天浩下意識點頭。
“這作風就和高尚文學家看不起通俗作家,專業歌手看不起通俗歌手一樣是個通病,我從來不這么想。比如武俠,以前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現在觀感變了吧?我在學校里做過調查,看過大仲馬海明威莎士比亞作品的學生連看過金庸古龍作品學生數的一成都不到!有些東西就是神像,聽著很隆重,大家供起來拜一拜,拜完后該怎樣還怎樣……”
常天浩笑了:說的太對了,太時髦了。
“我有點不解,86年的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為什么會分配進高中?”
“我其實算委培。”米凌君解釋道,“82年我在南京師大畢業后進了西山中學,第二年就評上教壇新秀,上面要大力栽培我。有個很要好的同學工作分配不太如意,想考研究生改變一下前途,硬拉著我陪考,然后我就考了。
當時真是不誠心想讀,故意填了南京大學——門檻高就能把我攔下。當然我復習還是挺用功的,結果分數出來我考上了,她沒考上……真是造化弄人。”
82年的本科畢業生?
常天浩呆了一呆,那豈不是78年高考?
“我是恢復高考后第二年考上的。”米凌君笑瞇瞇道,“高考成績全縣第11名!”
常天浩汗顏:“這書讀得比我好……”
“我考上后就面臨前途選擇問題,當時沒有在職讀研說法,都是全脫產,如果單位一定不肯放,也很難讀成功。我聽到過很多狗血的事。不過老校長比較寬厚,他和我說,如果我還愿意在畢業后回來,他可以幫我申請委培,算組織培養我去讀書。不但學費全免,學校還給基本生活費,不過他希望我畢業后還能為學校再服務幾年……我就這么去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