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急忙說:“姑娘解惑,怎么敢犯困,還請姑娘不吝賜教。”
這時琇瑩拿著水果點心進來,雙方點頭示意,算是認識,均不曾開口,及到琇瑩擺放畢出去了。
李思思方開口說道:“這茶在你泡的時候看到葉片細嫩,色澤綠黃。”說著打開茶罐取出幾片,然后看著章華又說:“手感光滑,芽葉勻稱,沒有夾蒂和碎片,形態小巧玲瓏。便是龍井茶吧?”
看見章華點頭,便又說:“龍井茶以平滑挺直色澤黃嫩光潤,高香持久,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的獅峰龍井為上品。傳統的龍井炒制有拋、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壓磨十種手法,不同品質的茶葉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于產地生態條件和炒制技術的差別,西湖龍井向有“獅”“龍”“云”“虎”“梅”因地勢高低不同,陰陽向背不同細品各有不同。”
略作忖度又說:“元代龍井茶初具美名,愛茶之人虞集寫有《游龍井》飲茶詩“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畫。烹煎黃金芽,三咽不忍漱”說的便是龍井。而虎跑的泉水最有意思,所以現在能用到的純凈水喝茶相去甚遠,這也是難做到的。”
接著又說:“陸羽《茶經》所說的茶器,并非今人狹義的飲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風爐、筥、炭檛、火?等二十四種。飲茶不僅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對器具的要求非常講究。所以,飲茶器具不僅要好用,還要有美感,并能承載某種文化精神。用火、用器、用具也是很難的,不提也罷,大多人是做不到的徒增煩憂。你這般也是極難了,若有機會我泡與你喝,你看了嘗了自然就知道哪里不一樣來了。”說罷也不管章華恍恍惚惚,似懂非懂,也不管她找茬不做詳解的詬病。
章華懵懵懂懂,只能作罷,然后說:“多謝姑娘解惑。”
李思思說道:“不礙的,你也不要怪我,說著說著心思憂郁,便不想說了,我知你未能滿足,但是我今天承諾你,日后必將還你香茗一捧。”
章華方欣喜的說道:“那我就期待姑娘兌現承諾。”神色很是雀躍,也神往之。
李思思說道:“一定不負姑娘今日款待。”緊接著又說:“君無邪今天來么?”
章華說道:“不確定應該是不來,說是去秦嶺山下陪老爺子去了。”
李思思復又失望著“喔”了一聲,緊接著起身說道:“今日很榮幸認識姑娘,叨擾許久,我便先走了,日后定會再次登門。”說著便要離開,章華連忙挽留。
李思思只說:“家父正是李偉民,你們見過,本是想能見到你和君無邪兩人,我們便暢談一番,可惜君無邪不在,那就改做他日再會,你也莫怪我唐突,只是不想多費唇舌,也是想知道君無邪是什么樣的人物。”
章華見久留不下,只能送出門去,雙方互留聯系方式自然不在話下,且不細說。
你道是李偉民是誰,原來之前章華游說異業聯盟商圈打造時曾經拜訪過,印象里李偉明五十上下,為人一身儒雅之氣,手下經營著幾家中高端酒店,當初拜訪時李偉明一直說“我女兒最近在外學習,等回來一定讓拜訪貴閣”諸如此類的,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是類似這般托詞,章華因以為李偉民也只是托詞并不曾放在心上,而且一度戚戚然,不想今日果然來了,只是也沒想到又這般結果,一時悵然。
有人嘆曰:“幾度尋龍皆蹉跎,而今遇鳳復又失。”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