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數天,眾人忙著割草伐木修房筑屋。
田中一郎則帶著兩個親隨踏遍了全島。
這座島東西長約十里,南北寬約六里左右。島東部地勢平緩,生長著一片樹林,這里是鳥的天堂,無數的海鳥在這里繁衍生息。西部是一座石頭山,山后面是陡峭的懸崖,崖下便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島南面是一處天然的港灣,北面則是平緩的沙灘。
一郎吩咐人將船移到港灣之中停靠。
然后,他指揮武士們往岸上搬運清點各種生活物資,并派人看管。
一切就緒之后,問題來了。
因為當初逃離屋衣島的時候,走得匆忙,所以帶的糧食不多。此刻看來,再過一個月,也就無米下鍋了。
田中一郎指派親信小澤五郎帶領三十名武士留守無名島,自己率領余人回日本買糧。
返回日本是逆風。
一郎等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回到了日本,沒敢去屋衣島,而是來到了京都。
本以為有錢就能買到糧食,到了京都才知道,日本國內處處戰亂,農業生產遭到了極大破壞,糧比金貴,哪里還有糧食買賣?
田中一郎等人費盡了周折,總算高價買到了一批糧米。但感覺還是太少,一郎只好帶人乘夜搶了兩家富戶,好歹又弄到了一批稻米,然后星夜返回。
一郎等人回到島上,稍稍休息之后,田中一郎又盤算了一下:“這趟回日本,一來一去,歷時一個多月,除去眾人吃用,帶回的糧食,最多只能支持三個月。”
看來,糧食還是太少。
田中一郎很無奈。
他只得派親信小澤五郎帶領五十個武士,多帶金銀,再回日本。他吩咐小澤:“小澤君,即使游遍日本諸島,也務必要買到糧食!”
小澤五郎隨即帶著人出發了。
島上無事。
一郎帶著兩個親隨閑游散心。
無意之中,他們在小山南坡的灌木叢中發現了兩個山洞。
三人隨即點燃火把,入洞探秘。
山洞有二十余丈深,洞口不大,但洞里面無比寬敞,像個天然的巨甕,每一個都可以容納三、五百人。
田中一郎終于有了高興一下的機會。
他吩咐眾人將糧食以及其他怕雨淋受潮之物都搬入較大的山洞,隨即把自己的住處遷入了較小的山洞之中。
一郎又指揮眾人在山頂最高處修建了一座木樓,安排人手在上面瞭望放哨。
從此以后,田中一郎足不出洞,每天在山洞里修練家傳武功《斬波七式》。
說起來《斬波七式》也不是什么絕世神功,只不過出刀簡練迅捷,刀法以辛辣詭異見長,招式變化往往出人意料。
他家傳的內功需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之后,方可大成。
倒是他現在用的這口刀,的確是一口寶刀。這柄刀是田中家族的傳家至寶,刀名“斬波”
(本章未完,請翻頁)
。
一百多年來,此刀隨田中世家歷代尊主經歷了無數的戰陣,時至今日,仍然是吹毛斷發,沒有一處缺口。
一郎在山洞里名為修練武功,實際上卻是在發愁,愁的是怎樣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去買糧食的小澤基本指望不上,日本國內哪里還有糧食買賣?
怎樣才能搞到糧食呢?
父親的遺言還在他的心中回蕩,重振田中家族昔日的榮光!
沒有糧食,就不能招收人手;無人可用,復興田中世家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田中一郎苦惱萬分。
直到小澤走后的第五天,一個武士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瞭望哨發現遠處有船經過,他才覺得眼前一亮。
田中一郎展開輕功,登上山頂,攀上木樓,極目向遠處眺望。在守衛的指點下,他終于看到在西南方向天水相接處,似乎有一點帆影正在消失。
海上有船,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田中一郎卻似乎從那一點帆影之上看到了田中世家再興的希望。
“這座島一定是靠近某一條海上通道,往后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船只經過。”一郎在金燦燦的陽光里默默地想著心事。往來于大洋之上的船大多是商船,都帶著很多糧食。只要能搶劫到幾條商船,那么,糧食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只要手里有了糧食,就可以放手招人。反攻屋衣島、奪回田中山莊等大事才可以提上計事日程。
可這是明明白白的搶劫,眾人是否會反對?
要良心,還是要希望?
在困境之中掙扎的田中一郎苦苦地思索,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個重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