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臥房之后,張百齡坐在椅子上一邊兒守靈,一邊兒打盹,一邊兒不斷地在心里提醒自己:“我可不能睡,我真的不能睡,我可千萬不能睡著,??????。”
臥房里終于響起了鼾聲。張百齡已經累到了極點。
今天發生的一連串事情本來就不是像他這樣的普通人心理上所能承受的。
這時候,躺在床上的郭濤慢慢地睜開了眼睛,他清澈的眼神里沒有一絲睡意。
機會終于來了。
郭濤輕手輕腳地下了床,悄悄地來到靈床前,給爹娘磕了幾個頭。
然后,他來到堂屋,從桌子上抄起父親留下的那柄還帶著血跡的鋼刀,又見桌角上放著個火鐮,他順手抓起收入懷中,之后拔腿便走。
來到街上,郭濤回頭又看了一眼家門,轉過頭來,再不遲疑,直奔村前碼頭。
他選了一條最小的船,抄起雙槳,奮力劃船,小船向南方遠海駛去。
郭濤的運氣不錯,正趕上一陣輕風吹來,只一會兒工夫,一人一船便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上
張百齡夫婦睡得熟極了。
將近申時,縣里送棺材的人來了,才把兩人驚醒。
張氏夫婦領了兩具棺木,對帶隊的差官老爺謝了又謝。
送差官走后,張百齡夫婦開始找郭濤。
先在院子里找了一遍,沒找到。再到村子里尋了一遍,還是沒有。
張百齡慌了!
張氏又哭了起來,一邊哭還一邊自責:“兄嫂尸骨未寒,濤兒又不見了!
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將來在了九泉之下,我還有臉去見兄嫂嗎?”
于是,她身旁的張百齡就更加地心慌意亂了。
到了這種時候,張百齡見人就趕快上前打聽,只盼著趕快有郭濤的消息,馬上找到郭濤,對妻子和自己的良心都有個交代。
慌亂了一番之后,終于問到了一個知情的。
這個村民說:“一個多時辰以前,我看見郭濤提了把刀,劃了條小船,出海去了。”
張百齡夫婦一下子就全明白了,濤兒肯定是去救秀秀了!
張氏大聲哭叫:“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去打倭寇,這不是用肉喂狼嗎?
侄兒死了,我也不活了!”
張氏哭著叫著就要尋死。
張百齡緊緊地抱著妻子,唯恐她真的尋了短見。
眾村民一齊上前勸說,其中的一個給滿頭熱汗的張百齡出了個主意:“老哥,縣太老爺還在村里,你不妨去哀求哀求張老爺,請他派幾個人和你一起出海,把郭濤找回來,這樣,不就都沒事了嗎?”
張百齡聞言大悟!
他趕緊安頓妻子說:“我立刻就去找濤兒回來,你一個人在家里要照顧好自己呀!”
張氏連連點頭,連稱“快去!快去!”
張百齡趕去拜見縣太老爺。
聽他把事情經過說完,張海風大人略略想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想,說道:“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便有如此志氣,勇氣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