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志全正在為郭濤收拾住處,就是原來過海龍王飛住的地方。
趙志全如今對郭濤心服口服。
“一棍子放倒十七八個,從前別說見過,連想都未曾想過,這輩子算是開眼了。這位大俠別看年輕,卻是真正武功蓋世的奇人。
現在,不殺之恩之外,我還能跟著他重歸故土,這是恩上施德呀!我一定要想辦法報答他。”趙志全在心里琢磨。
感激之情愈濃,報恩之心愈切。
從這兒開始,郭濤吩咐的,趙志全一定做好;郭濤沒吩咐的事情,趙志全自己想到的,同樣替恩人做好。郭濤一念之仁,竟然意外地找了個好幫手。
趙志全原來在海上干走私勾當,然后入伙同海盜們混了一年有余,哪國的話都能懂一點兒,倒是個現成的通事。
傍晚,趙志全請郭濤回艙用晚飯。
這是七年多來終于又吃上了人飯。
郭濤一連吃了五碗米飯,旁邊添飯的趙志全看著都直咧嘴,這位也太能吃了。
飯后,郭濤吩咐趙志全:“你以后稱我為郭公子或者郭濤就行了,不要大俠大俠地亂喊。”
趙志全連聲答應。
至此,他才知道恩人的名字叫郭濤。隨后,郭濤又吩咐趙志全找了一方新布。
到了晚上,郭濤在艙室之中將師傅的骨殖重新包好,把魚腸劍佩在腰間,他的心里拿定了主意:“無論生死,這個包袱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須臾不可以離身,我一定要完成師父的遺愿!”
一連四天,船在大海上日夜向東南方向行進。趙志全將其余六人分成了兩班,輪換操船。他本人負責眾人的飲食起居,生活上安排得條理分明。郭濤每晚在居室內修習武功,白天則和趙志全閑談。
在寂寞島生活的數年之中,郭濤基本上沒說過什么話。從十三歲到二十歲之間,他心里想的除了練功和報仇之外,一無所思。
雖然郭濤滿腹圣賢文章,經世之學,但對于日常生活并無多大助益。如今忽然回到了人群之中,凡是都要從頭開始。
好在趙志全本質不壞,又懷著感恩之心,再曉得郭濤武功了得,所以,趙志全小心謹慎,不敢胡說八道,他說的事情大體上都合乎情理。
趙志全不知道,如今郭濤歸心如箭,一門心思馬上趕到滿刺加,再搭船返回故土,路上所有的世俗繁瑣的事情都在指望他來幫忙經理。而郭濤又不說破這些想法,每天只是和他觀賞海上風光、落日彩霞,講論些尋常事情。
四天之內,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吃飯,趙志全便說個不停。郭公子微笑傾聽,有時候插話問上一句,然后便又是他在滔滔不絕。
四日之后,趙志全說得心浮氣躁,而郭濤也覺著說話順暢了許多。
至于趙志全到底說了些什么,郭濤卻全未在意。只是模模糊糊地記得趙志全說,從前,是住在什么島上,跟著一個叫什么守的島主在這一帶海上劫貨奪船。這伙海盜有一萬多人,實力強勁,遠近各國都拿他們沒辦法。
郭濤曉得這些事情與自己沒有半點兒關系,于是,全未上心,只當是在聽故事,聽完之后,一笑了之。
趙志全見郭公子寬厚仁德,對待自己親近隨便,每天在一起只是談笑,從不責罵刁難,所以,他的戒懼之心也就漸漸地淡去了。
他只是每天照顧好眾人的飲食生活,時不時想辦法討郭公子的歡心。在旁人看起來,他們就像是一對主仆,相處的十分融洽。
其余的六人全都是軟弱無能之輩,被郭濤一嚇,趙志全一勸,都不敢生異心。全都盼著到了滿刺加,送走郭公子,然后便各歸故土,重做良民。
于是,這八人雖然同船異夢,但卻能相安無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