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會說英語就行,趙洛幾乎沒學過英語,不過他經常看電影,會說英語。
“你來這里做什么?你是做什么的?”
趙洛從口袋掏出煙,遞給棒子一根。
“旅行,我是導演。”
“哈……”趙洛露出不可捉摸的表情,這世界遍地都是導演,他這個大導演都沒說話,棒子導演還跑京城來旅行。
現在韓國經濟比國內好,就像后世咱們去朝鮮旅游一樣。
不過趙洛的英語比較好,沒有讓棒子輕看他。
“臥次要內幕?”
“張鎮。”
趙洛笑道:“你要劇本不要?很便宜的。”
現在趙洛給人的感覺,有一種在大街上賣碟片的感覺。
“劇本?你是編劇嗎?”張鎮懷疑的目光看著他。
“我是作者導演,現在沒錢拍電影,李滄東知道不?他也算作者導演,我比他還厲害!!!”
趙洛自賣自夸,李滄東過幾年要當文化觀光部的部長,他的電影趙洛在前世看過,他拍的綠色三部曲,現在已經上映兩部。
分別是1997年的《綠魚》和2000年的《薄荷糖》。
導演圈有鄙視鏈,排在第一的是大師級導演,這部分導演,幾乎都已經去世,只有去世的導演才叫大師級的導演,現在還活著的,能叫大師級的導演,也就法國的戈達爾。
其次是作者導演,這種導演有很強的個人風格,觀眾看到電影,就知道導演是誰,華語電影導演中有楊德昌、侯孝賢、胡金銓、王家衛、賈章柯都屬于作者導演。
排在第三的是類型片導演,老謀子、李安、謝晉、陳凱戈……。
第四屬于致敬型導演,這種導演喜歡東拼西湊,華語電影中周星星、姜聞、杜奇峰……。
看姜聞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再看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就知道怎么回事,他致敬的比較隱晦。
周星星后現代主義,不過他的電影致敬的地方太多,沒有開創性。
趙洛自認為是大藝術家,他要開創自己的電影風格,讓導演們致敬他。
他要成為華國的黑澤明!
“你需要什么劇本?”趙洛看著張鎮問。
張鎮看著這個穿棉襖的年輕人,他說話太狂妄,長相很英俊,身材高大,目測183左右,他想教訓教訓年輕人,讓他以后別太狂。
“犯罪類型的,我要在京城一個星期,你能寫完嗎?”
“多少錢?”
談理想太虛偽,還是錢實在。
“劇本滿意,2000萬韓元。”
趙洛問他:“現在韓元和RMB匯率?”
“136比1。”
14萬,雖然比不了后世,不過現在屬于天價,后世一個電影劇本起步100萬,現在京城三環房子才1500一平,14萬可以買一套房子。
“Ojbk!給我你的電話。”
張鎮把酒店的電話寫給趙洛。
張鎮離開后,老姐電話打過來,告訴他錢已經匯過來,讓他多穿些,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