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要給趙導賀喜,票房超過1億1000萬美金,現在有人說,趙導,獎項也拿,口碑也要,票房也爆,佳輝你羨慕趙導嗎?”
馬家輝號稱灣仔之狼,打扮的比較時髦,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在香港工作,專欄作家,媒體人士。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賭,這點和趙洛有些像,趙洛也愿意賭。
“當然羨慕,趙導這么年輕,就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讓很多導演都羨慕。”
導播把趙洛在柏林電影節獲獎的照片導出來,鏡頭對準照片。
“趙導,您獲獎時有什么感想?能跟我們分享分享嗎?”
竇文韜夸人的本事很厲害,渲染這么長時間,就是要突出他牛B。
“當時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頒獎禮前一天,國際影評人協會把費比西獎頒發給我,當時我認為《網絡戀人》不會再獲得獎項,當郭曉冬拿最佳新人男演員獎時,我就知道還有戲。”
“頒獎禮時我們旁邊坐著的是意大利女導演羅勒.莎菲,當她獲得評審團獎的時候,我感覺又沒戲。”
“就這樣不上不下提著心,最后評審團主席,比爾.麥克尼柯宣布獲獎時,我耳朵翁的一下,過了兩秒鐘才恢復正常。”
“趙導演,外國《電影手冊》說您是國內第一位作者導演,您對此怎么看?”
趙洛也看過《電影手冊》這片文章,他不認可《電影手冊》這種說法。
“華語電影作者導演并不是我自己,還有很多作者導演,臺灣的楊德昌和侯孝賢,香港這里的胡金銓還有墨鏡王,他們都算作者導演。”
“不過是《網絡戀人》個人風格太強烈,帶給歐洲觀眾的沖擊更震撼一些。”
馬佳輝接話說道:“胡金銓導演的電影我從小看到大,《電影手冊》英國的《衛報》還有《時代》雜志,并沒有把他列為作者導演。”
“胡金銓導演當然算作者導演,李安拍的《臥虎藏龍》很多都是借鑒《俠女》而來,當我看《臥虎藏龍》中的竹林大戰,第一時間就想到《俠女》中的竹林大戰。”
趙洛這么一說,馬佳輝點點頭:“你這么一說,我感覺確實挺像。”
“不止李安,徐老怪的很多電影,都有胡金銓電影的影子,在我心目中胡金銓導演就是武俠宗師,他開創的武俠風格,現在很多導演拍武俠電影,都是繼承胡金銓導演的風格。”
趙洛閱片量足夠多,說起來頭頭是道。
“那么趙導演的電影風格,又是什么樣的?媒體還有影評人評論,你的電影文字化,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竇哥,文藝或者商業不重要,電影內容還有表達的問題,我拍時《網絡戀人》就是想拍電影,當時根本不會考慮這些事。”
“哎對了,趙導演,商業片和文藝片有兩個導演,王晶總拍商業片,墨鏡王拍的電影都偏文藝,他們兩個你怎么看?”竇文韜看著他問
趙洛呵呵一笑:“我個人特別佩服王晶,他能娛樂大眾,這點非常可貴,有很多人說他是爛片導演,我并不這么看,據我所知他拍的電影很少賠錢,電影不賠錢就證明票房不錯,這也就是說有很多觀眾喜歡看他的電影。”
“文藝片和商業片,兩種類型各行其路,各有自己的觀眾,喜歡看文藝片的就去看墨鏡王的電影,看電影就圖一樂的,就去看王晶的電影,不必去糾結爛片,電影賠錢自然沒有人投資。”
馬佳輝接過話:“我要說看電影就像吃飯一樣,我今天吃西餐,明天吃燒鵝,后天吃面條,再過一天吃包子,今天看文藝片,明天圖一樂就去看商業片,不能總吃一種口味的東西。”
趙洛哈哈一笑:“我最近看過很多港片,王晶的也看,墨鏡王的也看,放松時就看王晶的電影找樂,看墨鏡王的電影就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