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冷眼看著周泰,心中仍不是滋味,私自調軍乃是大忌,雖然不忍心殺他,但必須要給他一個教訓。
“你這個將軍以后就別做了,做個帳下偏將吧!”
“謝大人!”
“重甲鐵騎仍交由你率領,日后如果不多立功,新帳老帳一起和你算。”
“鐵騎在舒縣只允許停留三天,這三天,你將俘虜來的袁兵按老規矩挑選出來,不合格者全部遣散。”
“諾!”
“太史慈回來后,你將挑選出來的新兵交由太史慈。三天后,你即南下,前去孫策會合。”
周泰是個粗人,即道:“大人將如此鐵騎交由孫策,孫策有了重甲鐵騎他如造反怎么辦?”
這雖然是不可能,但讓林川想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現在這種封建時候,上官對軍隊有絕對控制權。
他倒不是顧慮孫策有異心。
而是這種舊制度讓自己對軍隊的掌控明顯不如現代。
林川想到了軍隊改革。
如果要進行大規模的軍隊改革,現在卻無法進行,因為所有軍隊都在外面。
只有日后再作打算。
現代對軍隊的控制,那是相當完美,不能大規模改,卻可以先來個兆頭,就從周泰身上開始。
林川冷笑道:“你意思是孫策如果要反我,你也跟他走?”
周泰汗如雨下,急道:“決無可能,末將這一生只認大人,其余周某都不放在眼里。”
“這不很好嗎?”林川道:“日后我軍定會頒布軍規,凡一軍一卒調動,都得經我批示!”
“包括所有要發動的戰事!”
“你心中明白就行,暫時不要對外去說!”
周泰大聲道:“末將明白!”
“還有別的事嗎?”
“沒有了!”
周泰起身,回去準備不提。
大戰一去,舒縣也回歸平常,但舒縣縣令陸績卻不在縣里。
林川開始考慮如何選撥人才。
以后地盤越來越大,這成了重要的事。
相比軍隊,地方事務更為重要。
自己雖然設立了學校,但學校的規模還少,學的也是老東西。
到第三天,太史慈、徐盛、陸績終于率軍回了舒縣。
三將安頓完人馬,立即進縣衙參見林川。
太史慈一進門,就叫道:“大人妙計,此戰全滅張勛,一個不留,這是張勛頭顱,請大人過目!”
說著把手提頭顱往地上一摔,這是要請賞了。
陸績道:“此戰有大人妙計,贏得簡單,大人神機妙算,這袁術怕是不長了。”
林川道:“很好很好!各位辛苦了!我已擺下酒宴,請各位將軍入座。”
眾人坐下。
林川道:“以后,每次戰事后,各位將軍必須寫下心得感悟,交我審閱!”
三人齊聲道:“遵令!”
“太史慈,此戰你有什么感悟,盡快寫出來,如有錯誤要反思。”
“諾!”
三人隱隱感覺到林川要在軍中立新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