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下最恨林川的絕不是曹操,反而是劉表。
因為林川的地盤離荊州太近了,而且傳說林川還和袁紹有一腿。
劉表縷次和袁紹、張繡合用打敗曹操,所以劉表一直把袁紹做為依將。
而對面林川,他的依將沒了。
而且林川囂張,比誰都囂張,隨時都有可能對自己動手。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地盤現在嚴重依賴林川的產品。
所以,什么結盟共同對付林川,是劉表提議的。
劉表這個提議一到曹操手中,曹操自然愿意,他有自己的算計。
而袁紹一聽說這事大家都贊同,而且曹操提出好條件,又讓自己出任盟軍主帥。
此時曹操準備對付劉備,報關羽不來支持自己的仇。
但曹操也不是魯莽的人,他知道劉備是個英雄,沒那么好對付,于是先決定鏟除穰城張繡。
因為張繡對自己的威脅最現實,這個人老打不死,敗了就投降自己,投降了又反。
而袁紹因為在林川去汝南之時,讓他合作,袁紹果然帶兵南下,絲毫不在意曹操給他的封賞。
曹操為對付林川抽空了許都的兵力,袁紹覺得是個好機會,在謀士的力勸下,準備對付黃河邊曹操大將于禁。
一面他又聯絡了張繡,準備一起對付曹操。
此時,曹操和劉表的信使到了。
袁紹對手下眾人道:“曹操欲主我為主帥,共討伐楊州林川,各位以為如何?”
顏良道:“這是好機會,主公不如答應,一邊可以向朝廷要封賞,一邊可以借此機會消弱曹賊。”
逢紀道:“楊州林川自認為天下第一人,此人比曹操可惡!立法紀改百家,這是要稱帝!如今天下要共同討伐,主公決不可以違下人意!”
眾人齊聲附合,只有許攸反對道:“主公難道沒做過盟主?前車之鑒,做了盟主又能做什么?”
“天下三心二意,主公不必管天下事,只管自己,我們的敵人還是曹操。”
“人人說林川意欲稱帝,此人雖有奪天機泣鬼神之能,但不過一少年,不知天下兇險持才而傲。”
“如果因為這樣而要討伐他,那主公難道沒想過稱帝嗎?曹操沒想過嗎?”
“只怕天下有兵者都有這想法!”
許攸再三為袁紹分析當下局勢,反而不應視林川為敵,林川現在的敵人不是自己,而曹操的敵人是自己。
林川實力弱也不足為慮,先近后遠,先打離得近的曹操。
袁紹一直很聽許攸的,這次反對許攸的人多,他一時拿不定主意,只有拖下去再說。
這天忽然傳來劉表為了應對內亂,去打長沙去了。
袁紹終于知道,什么聯盟,還是一盤散沙,還是許攸是個明白人。
眾人商議,決定表面答應曹操劉表,自己任盟軍主帥,一邊暗中準備對付曹操。
由于袁紹北邊還在打公孫瓚,這樣讓曹操也有時間暫不把袁紹放在心上,準備很解決近憂。
對于聯盟這種結局,早在林川意料之中。
什么聯盟,不過是自欺欺人。
……
……
且說孫策前往秣陵軍營,在路上碰到朱然已抓了周泰回來。
孫策大喜,去看后面囚籠,里面果然關的是周泰。
周泰一見孫策,大叫道:“將軍!這是為何?我有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