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他的這個想法也是聰明的。
戰略上他是對的,只是戰術上,他錯了很遠,打不過就沒辦法了。
許攸繼續道:“林川讓主公贖回公子,其實也是在拉攏主公,主公不防給他二十五萬石糧食,八千萬元錢,迎回公子。”
袁紹道:“他只要二十萬石,為何多給?”
修攸道:“這不是錢糧問題,這是態度問題。”
“林川要錢糧,這就是拉朧主公的態度,主公如果有心,不如多給表示主公的誠心,這是主公對林軍的誠心。”
“主公如果做了,在主公對付曹操時,林川必會為主公明里暗里提供條件,其中好處,是別人琢磨不到的。”
袁紹大喜,道:“你說的正是我想的!”
“如此,我要怎么做!”
許攸道:“曹操的要求一律答應,用以松懈他,而我們暗里可以陳兵黃河,等曹操去了壽春,我們立即進兵,拿下許昌救出天子……”
“如果曹操陷入壽春,不能脫身,那雍州、豫州、兗州、司地(首都周邊地區直轄地)都將是主公的地盤。”
一聽這些曹操地盤有可能落入自己之手,袁紹激動了。
袁紹搓著手,在屋內來回踱著,忽然一下決心,道:“就依先生之計!”
對于諸候,最大的誘惑就是地盤。
決不是仇恨!
雖然林川讓袁紹損失慘重,但他畢竟也是一方梟雄,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袁紹還是看得清自己利益在哪的。
什么仇恨統統的一邊去,先拿地盤再說。
這也正是他當初愿意讓曹操做首領的算盤。
曹操前面打,他就準備在曹操身后干壞事。
于是……
曹操請袁紹再出兵,袁紹那是滿口的答應,絲毫不帶吞吐。
但其實呢……
出軍嘛,總是要準備好的。
直到曹操出軍了,袁紹還在準備。
他是真的準備了,只是他的袁軍卻沒去徐州,只等曹操起兵去壽春,就西進直取許都。
……
……
壽春。
官渡之戰,會不會發生呢?
林川蹲在院內一株松樹下,這株松樹長相奇特,反正很清奇的那種,林川一看就喜歡的那種。
他在松樹下看著螞蟻,不時用樹枝挑捉弄螞蟻玩,但大腦中卻在琢磨著,官渡之戰會不會發生。
如果會發生,那么這時候應該是袁紹的最好機會,他應該不蠢。
他估計曹操進兵壽春,袁紹會抓住這個機會。
螳螂捕螳黃雀在后的道理,袁紹應該聽說過。
林川所以有這種估計,是因為今天他接見了幽州來的使臣。
這個使臣是秘密來的,向林川遞交贖金單,并說袁紹會如數交錢交糧,并在原有數上加了五千石。
這種態度,林川一看就知道袁紹想干什么壞事,這是不言自明的。
為表示大度,使者一走,他就下令放了袁譚,及他的將領。
但只準他們喬裝改扮,偷偷離開江東。
這是好事,但林川也有不好的事傷頭。
那就是白虎軍沒了消息。
再加白虎軍面對的是剛下山,急于表現的諸葛亮。
林川估計呂布的日子不好過。
這事他早就猜到了。
如今袁紹一表現好意,林川手頭就有兵去助白虎了。
岳父畢竟是岳父,不能看著他死。
劉備現在是主要敵人,決不能單靠呂布。
林川回到太守府,一面令彭城的韓當放棄彭城西進。
一面摧促玄武軍程普立即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