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喜歡算在別人之后。
即估計別人會怎么樣,然后他在別人怎么樣之后再安排殺著。
多少年后,他對司馬懿時,因為此就縷縷得手。
如他曾將糧草故意暴露給司馬,然后自己一個人去另一城視察。
這樣就記司馬懿錯以為諸葛亮要么在糧草地點,要么在視察,然后不去活捉諸葛亮,也不去偷諸葛亮糧草,反而去偷諸葛亮大營。
卻沒想到,司馬懿這種想法,全給諸葛亮算到,他就在自己的大營設下重兵埋伏。
可見諸葛亮這人之精于算計。
這些事,還沒發生,但林川卻非常懂得。
可以說林川對諸葛亮是非常了解,但諸葛亮對林川未必了解。
他知道的也不過十成中一兩成。
程普率軍朝蠻口而行,這是一條險路,他估計諸葛亮不會料到自己反而走難的。
可惜諸葛亮偏偏就知道他的所有心理。
算計人,其實就是估計別人的心理,是一種心理學。
諸葛亮善于洞察人心,這對的用兵上,就顯得有點出神入化。
今晚就是這樣。
劉備軍中將領對諸葛亮設伏蠻口一點都不理解,可偏生就讓他算準了。
玄武前軍正行之間,忽然哨兵來報,前面就是蠻口。
前軍校將不是程普,他對走蠻口就有點當心。
“先派出哨騎三十,務必探查清楚。”
三十哨騎領命而去。
后面程普見前軍不動了,立即差人問原因。
知道前面派人去查,程普道:“如此小心,何時才能到達涼山,豈不知呂將軍命在旦夕,早早救一刻都有可能救人性命。”
程普下令前軍立即趕路。
沒辦法,前軍只有加快速度……
前軍一過蠻口,程普率軍進入蠻口,正要通過,忽聽兩邊忽然出現數條火龍……
伏軍吶喊著忽然殺出。
程普大吃一驚……
知道中計了……
“殺啊!”
諸葛亮等玄武軍過了一部分才下令出擊,為的就是要把玄武軍分割成幾段。
前軍見后面出現伏軍,心知不妙,下令全軍掉頭,立即支援中軍。
程普大驚之下,也沒別的辦法,只有下令迎戰。
玄武軍是林川用來攻城之用。
所以玄武的主人功能就是會攻城,會攀爬,還要能抵檔城上的各種攻擊。
玄武雖然沒有鐵甲重騎那種護身重甲,但也是全軍中只差過鐵騎的防護。
玄武全身是一種軟甲,這種甲是很小的精鋼環,環環相扣而成。
這樣能保證士兵靈活,而且能檔箭和刀槍。
玄武的甲比鐵騎的甲靈活,但在防護性上卻要差很多,如果近在身邊的刀戟,還是能破甲的。
雖然這樣,玄武仍然不是什么對付的。
劉軍沖了下來,玄武軍訓練有素,全部自成陣勢,三三兩兩圍成一團,各用盾牌向外,人在內,緩緩前進。
猶如鐵陀滾進。
這種打法,本來就是應付爬城前,城上的攻擊,能檔一定的檑木及雷石。
箭更不在話下。
程普一提長槍,大喝一聲,率身邊部曲,圍成一鐵團朝一高處殺去。
他估計那里就是敵軍據點。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