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回道:“我已派出一人,不知成與不成!只看林川如何謀我了!”
劉備一聽大喜,既然他已出手了,必定會成。
他知道諸葛亮善于謀劃,計謀百出,雖然林川也是計謀不絕,但人總有失手的時候。
他相信諸葛亮能算贏林川。
因為軍師已經出手了,而林川還在鼓里。
就在劉備得知林川北進時,和諸葛亮商議之下,也下令全軍南下,正式對陣林川。
劉軍先是扎于樊口,得知林川只派周泰西進,去對付黃忠,這讓諸葛亮大是放心。
他知道周泰的鐵騎天下無敵,但畢竟人少,黃忠可是有荊州主力的。
就算是萬一打不過,也能拖住周泰。
在樊品不過數天,即率軍南下,和林川對江而望于赤壁。
北邊袁紹和曹操不死不活,正在瞪著眼大干,戰火為絕。
而南邊劉備和林川也終于對上了號,誰看誰都不順眼,都一心想吞了對方以飽自己。
對于諸葛亮來說,此戰必須要打贏,才能讓劉備有理由占據荊州。
如果敗了,諸葛亮都不敢去想那種后果,起碼自己又得跟隨劉備到處流浪,夜無歸宿。
而且整個荊州,都有可能落入林川之手。
這幾乎是一戰定江山的戰役。
而劉備將全部希望都壓在自己這個好軍師身上。
如果敗了,劉備的想法就是如何去安慰劉表,然后去投奔曹操。
如果勝了,劉備雙眼骨碌碌地看著江東地盤,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自己來做江東王。
就再也不要靠人活著了。
劉備運氣很好,此時他手中有蔡瑁的水師再加劉表給他的一萬人,再加前面曹操給他的,和徐州來的丹陽兵,這是他的老家底,他此時一共有大軍六萬余人。
而林川除了凌統的數千水師和太史慈手中的兵,他的四方主力都不在赤壁。
青龍跟隨孫策守壽春防曹洪,玄武和白虎在呂布手中,朱雀在曹操陣中。
此時赤壁的林川不過三萬余人,其中還有很多是新招的兵。
而甘寧一直也是在做著后勤,現在很少出征,永遠在幫林川到處招買馬,挑選合意的士兵,然后還要訓練再送往前線。
以前在天柱山,都是周瑜練兵,周瑜守赤壁后,林川也沒讓他回來,就一直在那,就顧不上練兵了。
凌統身為水師都督,可手下能用的水師其實也不過五六千人,其實孫權也有一萬余水師,但其中一部要守金陵。
所以來赤壁的只有五六千。
而蔡瑁有荊州水師萬余人,但在戰力上,荊州水師卻不及江東水師。
這支水師一直在訓練,并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
這也是因為荊州并不重視水師的建設,都是以陸戰為主。
林川所以要大建水師,也是因為自己地盤四周全是水路,而且水師并沒達到他想象中的程度。
當今天下,都是以陸戰為主,而他想讓水師成為自己的奇兵,能快速輸送兵力,及運輸,達到以后的閃電戰的目的。
一到赤壁,諸葛亮開始日夜研究如何打敗林川。
這將是他一生中最經典的一戰,也是決定命運的一戰。
他不會輕視林川,林川也不會輕視他。
以前林川就說過,諸葛亮夠得上是他的對手。
而這種水戰,本來也沒有多少回旋余地,基本上是拼實力。
但林川的實力現在讓他自己也有點擔憂。
實力一天天都在漲,但要打這種大仗,還是有捉襟見肘。
而且還是諸葛亮不是那種官二代,林川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