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恩仗著有“詭秘侍者”非凡特性形成的“幕布”,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將那座城市的某個階段“嫁接”到自己的秘偶城鎮上。
這樣一來,等于他的秘偶城鎮成為了那座城市的陰暗面,在相應時間段進入的外來者遇上的將是一個個秘偶,而不是真人,等到那段時間過去,他們又會離開秘偶城鎮,回歸現實,和真人打交道。
過程中,克萊恩還會派出秘偶,扮演外來者,與對應的真人保持互動,讓真正的外來者回歸現實后可以無縫接入。
也就是說,同一座城市同時上演著兩種生活,但無人可以察覺,只偶爾有人會覺得某細節不是太對,卻無從解釋,忽略過去。
這相當符合“詭秘”這個特點,且有一定的隱秘性。
當然,這個方案也有自己的問題,那就是秘偶的命運高度模擬真人的命運,沒有自身的獨立性,會導致儀式某個方面的效果達不到預期。
篤篤篤,克萊恩手指輕敲著斑駁長桌的邊緣,在第二和第三個方案間猶豫不決。
過了好幾分鐘,他遵從心的意志,選擇了第二個方案,寧愿花費更多的時間,也不想影響無辜者的命運。
“當初查拉圖、安提哥努斯大概率選擇的是第三個方案……”克萊恩嘆了口氣,準備返回現實。
這時,他又看了眼雜物堆,考慮要不要降下神諭,讓白銀城修改圣典里的部分描述。
對一位神靈來說,圣典其實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東西,最大的用處就是方便傳教,增加錨的數量。
這一點,克萊恩早就從《夜之啟示錄》《風暴之書》等正神教會的圣典內容里得出結論:
里面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拔高正神,胡亂吹噓,并表現仁慈和憐憫。
如果說,在古老年代里,信徒對神靈的形象認知確實會對神靈產生一定的負面的影響,那用符號代替神像的當前,已經沒有這個隱患,至少“黑夜女神”、“風暴之主”等神靈都大大方方地宣稱自己是最初那位造物主某個部位所化,一點也不擔心這會加劇自身體內原初意志的復蘇。
也就是說,這方面若真的存在問題,克萊恩相信“黑夜女神”肯定已經將相應的描述改掉,從最初那位造物主的一只眼睛變成祂孕育誕生的子嗣,這一樣有很高的位格。
同時,信徒對某些事情的承認也不會對神靈本身造成神秘學意義上的負擔,否則阿蒙早就秘密幫克萊恩,或者說之前的“源堡”準備一批信徒,誘導他們形成“時天使”是“詭秘之主”化身這個認知,并借助符合條件的本能回應,與“源堡”建立起足夠的聯系,打開一扇“后門”了。
圣典于神靈而言,除開傳教需要,最重要的只有兩個部分:
一是對神靈本身權柄和尊名的描述,這要是出現錯誤,會導致信徒的祈禱指向錯誤的未知的對象,這不僅對信徒危險,而且還會讓神靈失去錨;二是涉及其他教會的描述,這很容易引來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