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已送回故友,此時眾人卻在糾結是要繼續遠游還是打道回秦。
拂布衣:莊兄遠游為尋故人一敘,今已敘過,今欲何往?(對眾人)
琴劍音:此地已近南方,再下便是楚、吳、越三國,傳聞三國美景卓絕,不如再往東南游玩一番,也好放懷心情。然后再穿楚歸秦,各位意下如何?
莊明隱:我本楚人。即已至此,亦當回楚一望。唯琴兄之語是行。
拂布衣:如此!當先游越國,再折返吳國,最后由吳入楚。是為大妙!
莊明隱只是唯唯。
于是一行人整頓車馬物事和干糧,個個放懷。再次啟程一路東南而下。
車馬疾馳出鄭城,直至長江邊上,又雇了一艘大船,將車馬物事載上,悠悠渡了長江。
此時正是春四月,一路上小橋流水,煙波人家。眾人有城住宿,無城露宿,覽盡江南美景,好不快活!不覺已行了半月有余,眾人很快將穿吳國,朝越國一路駛去。
因常常露宿郊外,每每入城時,總要提前備好干糧美酒無數,露宿之時,時而莊明隱還會打獲一些野味,眾人起火燒烤一夜話談小酌。而那奏琴人,時而是琴劍音,時而又是梧聞諒。
就這樣,又不過數日,眾人已經穿越吳國,來到越國邊境。
在這越國邊境,山水卓絕,紫霧環繞,實為人間寶地。
一日眾人正在山間水邊露營夜談,月光之下,只見波光嶙峋。琴劍音像往常一樣在水邊彈琴,那月光湖波上,忽見一艘小船向眾人緩緩駛來。行近時,船頭隱約可見是一妙齡女子,正以歌相和琴劍音所奏之音: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
一陣歌畢,而后嫣然一笑,一躍飛身從船上躍到眾人面前。
莊明隱:好輕功!(莊明隱向女子贊道)
近看只見其女子亦是身負一劍,年可二十,風采貂秀,翠鳳明珰,亦是絕世風華之人。
琴劍音:(上前)敢問姑娘高姓大名?
越女:小女子無名,人稱越女。
莊明隱:姑娘夜來何興至此?
越女:小女子久居深山,晚來常獨駕小舟漫游江湖,今日偶然聽到琴音絕妙,不覺以歌相合,一路循聲至此。
莊明隱:原來如此,便是我等打擾了姑娘的觀瀾夜興。
越女聽畢嫣然一笑,乃斂羞容。并未答話。
莊明隱:見姑娘亦負一劍,莫非善劍乎?
越女:平生所好,略懂略懂。
莊明隱:敢問姑娘之劍理何在?
越女:劍中有道,亦有陰陽。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
莊明隱:妙!大妙!(撫手贊道)
莊明隱:我亦有劍,敢以一試乎?(說時抽出游龍)
越女:(驚訝)游龍?!傳聞游龍寶劍只在南華仙人手中,如何竟在你手中?你是何人?
莊明隱:某非他人,實是南華仙人莊周弟子也。莊明隱。
于是越女亦抽出所負之劍,只見夜空中一道粉光閃過,再看手中之劍,渾身粉徹,粉光微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