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1926年,經濟空前繁榮,人們生活富足,工業生產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居民收入屢創新高,汽車走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一切都欣欣向榮。
《道威斯計劃》簽訂后,美國開始對德國進行大規模投資,1920到1926年,美國每年的對外投資總額超過11億美元。
新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926年工廠里工人的效率比1920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多生產出來的這些工業品,大部分都被用于出口,南部非洲在努力發掘內部市場的時候,美國經濟早已經以外向為主。
和工業相比,美國農業的進步同樣很大,機械化的推廣和新技術的普及,美國農產品的產量屢創新高,農民的收入卻沒有相應提升,甚至和世界大戰爆發前相比是在下降。
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農民的收入相當于工人的百分之四十,到1926年,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百分之三十,農產品的豐收造成農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生產成本卻在不斷上升,1926年,美國農業人口占據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高盛銀行門前,幾名在附近工作的職員正在等待銀行開門,看著身后的隊伍越來越長,來自馬薩諸塞州的湯姆非常擔心。
“別擔心湯姆,高盛銀行背后是尼亞薩蘭公司,其他銀行可能會因為財力不足無力支付,高盛銀行絕對不會——”和湯姆在同一家食品公司工作的本森強自鎮定,和剛畢業不久的湯姆不同,本森已經四十歲,按照十年一次經濟危機這個規律,本森在成年后已經經歷過兩次經濟危機,堪稱經驗豐富。
“本森,你不知道,我昨天在股市已經損失了大部分積蓄,現在銀行的存款是我最后的生路,我一定要拿回屬于我的錢。”湯姆失魂落魄,昨天的股市,對于所有股民來說都是黑暗的一天,湯姆從未有過這種經歷。
得益于美國經濟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湯姆的收入節節攀升,這也給了湯姆一種錯覺,在湯姆看來,美國經濟會一直這樣繁榮下去,就像美國財長安德魯·梅隆說的那樣。
標準石油主動降價的時候,美國股市發生了一些波動。
當時美國財長安德魯·梅隆在報紙上公開聲明: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將會繼續下去。
作為梅隆家族的族長,又是美國的財政部長,很多人對安德魯·梅隆的話深信不疑。
話說美國人的這個英雄主義啊,也確實是坑人,不知道多少人因為對名人的崇拜掉坑里。
和其他收入頗豐的白領一樣,湯姆掙到的錢,絕大部分都投入到股市中,這種行為有個很時髦的名詞叫做“理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這句話怎么說呢,部分是對的,把錢埋在床底下確實是不合適,不過投資貌似更危險。
湯姆就是這樣,他看不懂企業的財務報表,不知道企業的盈利模式,也不知道企業的風險有多大,反正買就對了。
這樣買的話,碰到牛市確實是能賺錢,可是萬一有點波動,多半血本無歸。
“所以我說,股票都是騙人的東西,要買就買房,買房才是王道——”本森看樣子是吃過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買房也不是王道,房產稅、印花稅、遺產稅——總之稅務總局會想盡辦法從你兜里把你的錢拿走,你還不能反抗——”旁邊一位衣著體面的中年人插話,中產?根本就沒有特么的中產,全都是騙人的偽概念。
中產階級這個群體,本身就是資產階級為了安撫無產階級杜撰出來的虛假名詞,作用是在兩個對立階層中間設置一個隔離帶,模糊兩個階層之間的矛盾,原本中產階級就是個陷阱,概念大概就跟中等收入國家差不多,很多人卻自以為階層提升而沾沾自喜,也就挺魔幻的。
“那我們該怎么辦?”湯姆簡直絕望,深深地感覺到社會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