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政府瘋狂造艦并不僅僅是為了拉動內需,同樣也是為了保護南部非洲的海外利益。
現在的南部非洲,影響力早已超越南部非洲周邊,一左一右兩大洋均有廣泛利益,而且還要加上地中海,沒有強大海軍,南部非洲利益就無法得到保證。
受《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南部非洲不能建造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造價低廉用途廣泛的巡洋艦就成為最佳選擇。
這一點英國也一樣,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英國也有廣泛利益,所以縱然現在英國經濟比較困難,英國還是和南部非洲一樣,提出了一向造艦計劃,要在1930年以前,使英國的巡洋艦達到70艘。
南部非洲這20艘巡洋艦建成之后,巡洋艦數量將達到50艘。
這就讓美國無法接受。
別管南部非洲和英國的關系多緊張,在美國看來,南部非洲和英國都是一家,一旦兩家的巡洋艦加起來達到120艘,美國的利益就會受到威脅。
美國提議召開會議的目的,是把巡洋艦也納入《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范圍,參考《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英國、日本三國的巡洋艦,同樣按照5:5:3的比例分配。
法國和意大利就算了,這倆根本沒有造艦計劃,《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的主力艦標準還沒有滿配呢。
英國同意將巡洋艦納入《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范圍,但是在噸位的標準上,和美國有巨大分歧。
英國同意將萬噸以上的巡洋艦納入《華盛頓海軍條約》,也可以按照5:5:3的比例進行分配,但是對噸位較小的巡洋艦則不受限制,理由是英國擁有漫長的交通線,70艘巡洋艦是英國的底線。
在海外軍事基地這方面,美國現在和英國相比還有巨大差距,所以美國不需要噸位較小的巡洋艦,而是需要噸位較大的巡洋艦,才能配合美國海軍作戰。
只要不牽扯到南部非洲,巴頓怎么都行,反正南部非洲的重型巡洋艦滿載排水量也就9800噸,差一點點不到一萬。
“倫敦應該對南部非洲進行限制,英聯邦從來都是一個整體,南部非洲現在還是大英帝國的海外自治領,如果南部非洲不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那么《華盛頓海軍條約》也就失去了意義。”美國國務卿弗蘭克·B·凱洛格不放過南部非洲,強烈要求將南部非洲和英國視為一個整體。
“南部非洲早就突破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那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是怎么回事?如果這樣的話,大日本帝國海軍退役的戰列艦也不需要拆除,變換一下身份,賣給高麗人,作為聯合艦隊的一部分行不行?”幣原喜重郎陰陽怪氣,他現在升官了,身份是日本外務大臣。
“可以啊,南部非洲是英國的海外自治領,只要日本政府承認高麗也是日本的海外自治領,那么你們隨便——”巴頓打蛇打七寸,1910年,日本強迫高麗簽訂《日韓合并條約》,高麗正式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當然日本肯定不是這么理解的,在日本人的理解中,《日韓合并條約》簽訂后,高麗已經成為日本的一部分,關系就跟現在的印度和英國一樣。
“巴頓將軍,注意你的言辭,高麗半島永遠是大日本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幣原喜重郎馬上就炸毛,這是日本的核心利益。
“你快得了吧,1910年以前就不是。”巴頓毫不留情的奚落,日本人也是心比太高命比紙薄。
日本的問題在于認不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