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也有什么可說的,4門130主炮看上去挺唬人的,可也就在對付狄奧多西這種沒有艦隊保護,同樣沒有炮臺保護,而且還不能跑的岸上目標有用,真正的海戰中,“暴風雨”號這種驅逐艦也就只能在防空的時候才能發揮一點作用,順便隨時準備給主力艦當肉盾。
就是肉盾,作為一艘驅逐艦,得有隨時犧牲自己,為主力艦擋槍的覺悟。
意思就是當魚雷機突破艦隊防御,向主力艦投下魚雷時,主力艦可以躲,驅逐艦卻要主動迎上去。
“暴風雨”號不能進入塞浦路斯港口,托尼·達特只能換乘小艇。
好消息是賽義德確實還在塞浦路斯,就好像賽義德知道托尼·達特遲早會回來一樣。
托尼·達特已經對賽義德提出的條件有所準備,但還是被賽義德的胃口震驚。
賽義德直言不諱的提出,法國政府如果支持賽義德復國,那么賽義德就可以配合法國政府恢復對委任統治地的管理。
至于到時候到底是以賽義德為主,還是以法國政府為主,這要看未來情況的發展,賽義德和托尼·達特都理所當然的認為,肯定是以自己為主。
賽義德也確實是有底氣,他在小亞細亞半島可以隨時拉起大約十萬人的部隊,但是因為國際聯盟對小亞細亞半島的武器禁運,賽義德沒有能力將部隊武裝起來,而且部隊的后勤始終是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想統一小亞細亞半島就是做夢。
“可以,我可以給你足夠多的武器,只要你承諾在統一小亞細亞半島之后,給予法蘭西足夠多的回報。”托尼·達特不吝嗇,話說世界大戰后,法國現在庫存的武器僅步槍就超過五百萬支,這原本都是法國的戰略儲備,可是在大裁軍的當下,戰略儲備還有什么意義?
就算有,也用不完500萬支那么多,更何況這些武器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世界大戰之前的單發步槍,法國也是在世界大戰中后期才開始換裝彈倉式步槍。
“足夠多是多少?將法國的勢力范圍擴大到小亞細亞半島全境行不行?”賽義德冷笑,法國人的浪漫總是那么的不合時宜,就不能清醒點嗎。
把勢力范圍擴大到小亞細亞半島全境,那就意味著整個小亞細亞半島都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至少也是半殖民地。
這樣的話估計英國和俄羅斯第一個不同意。
而且法國想恢復委任統治地的權利,難道英國就不想?意大利就不想?
別忘了就連葡萄牙,在小亞細亞半島上都是有委任統治地的。
雖然世界大戰結束后,葡萄牙根本沒有向小亞細亞半島派出一兵一卒。
但是如果小亞細亞半島統一,葡萄牙人真拿著《凡爾賽合約》要求行使權力,到時候是給不給?
給吧實在是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