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還有國家能威脅到我們南部非洲嗎?”阿爾文現在就有點飄。
“你指的是什么?軍事意義上或許很難,但如果是其他方面,還是很容易的。”羅克不著急,阿爾文也才24歲,還有時間慢慢教。
“什么方面?”阿爾文的體會明顯不如羅克深刻。
“比如說經濟方面,歐洲如果對我們南部非洲封閉市場,那么我們該怎么辦?”羅克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雖然南部非洲脫離英聯邦,歐洲依然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這也是沒辦法,亞洲潛力大,但是亞洲的消費能力還不行,需要慢慢培養。
現在的亞洲,對于南部非洲來說,基本上就是原料產地和廉價商品的傾銷市場,真正昂貴的那些飛機、汽車、甚至奢侈品,主要還是銷往歐洲。
別看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打的稀巴爛,幾百年的殖民積累還是很有底蘊的,都不說英法德,就算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小國,都通過殖民非洲積累了龐大財富,這些財富可不是一次世界大戰就會消耗殆盡的。
怎么著也得再來一次。
“那的看誰,如果是英國或者法國,那我們可以慢慢談,可如果是比利時、葡萄牙——呵呵,他們有拒絕南部非洲商品的資格嗎?”阿爾文的驕傲也是有原因的。
往淺了說,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國家,根本沒有和南部非洲抗衡的實力。
往深了說,還是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國家,國內沒有能力建立和南部非洲相似的生產鏈,根本沒有拒絕南部非洲商品的資格。
這又牽涉到人口問題,小國寡民想建立完整工業鏈根本不可能,沒實力也沒需求,所以只能在某一個,或者是某幾個領域做到相對出色的程度,從而混在國際產業鏈里蹭飯吃,隨時都要看大佬的臉色。
說句不好聽的,另一個時空發展芯片需要的光刻機,如果沒有美國人在背后撐腰,給荷蘭一個膽也不敢卡脖子。
而且別看荷蘭喊得響,心里其實虛得很,早年深海沉管技術就是個好例子,不給技術不要緊,一旦突破就是白菜價。
對于南部非洲來說,歐洲那些個小國家根本就沒有反抗能力,別忘了英美現在都是南部非洲的盟友,歐洲那些個小國家敢炸刺,搞不好會被一群大佬圍觀,到時候就算國聯插手,恐怕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話說國聯現在的地位,就跟未來聯合國差不多。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小國和小國之間出現糾紛,國聯調解,糾紛沒了。
大國和小國之間糾紛,國聯調解,小國沒了。
大國和大國之間出現糾紛,國聯要是敢調解,呵呵,國聯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