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南部非洲的標準來說,巴西算得上是積貧積弱,不過在南美所有國家中,巴西是無可爭議的第一強國,1808年巴西成立第一所軍官學校,1814年巴西圖書館建立,巴西組建銀行的時候,葡萄牙本土甚至都還沒有銀行。
巴西軍政府和米州的關系惡化后,南部非洲作為米州的幕后支持者,使館門前每天都有巴西人組織抗議。
這時候讓里約人很憋屈的一幕出現了,巴西軍政府不僅沒有給抗議的巴西人太多支持,反而派出更多軍警負責保護南部非洲駐巴西大使館的安全,南部非洲駐巴西大使館所在的街區甚至設置了街壘,阻止里約人沖擊南部非洲駐巴西大使館。
這一幕看在所有里約人心中真的莫名心痛。
可是又能怎么樣呢,國力弱小就是這樣了,打掉牙要和著血往肚子里吞,巴西軍政府也不想保護南部非洲人,可是如果南部非洲人受到傷害,那么巴西軍政府會招致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的瘋狂報復。
到時候受傷害的還是所有巴西人。
“我們有必要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尋找結束這場鐵礦石戰爭的可能。”霍普曼終于面對現實,對南部非洲威逼利誘根本沒用,除非美國人有把握戰勝南部非洲,否則霍普曼不會真正撕破臉。
瓊斯默默喝茶,默認和美國的接觸。
如果可以的話,鐵四角公司也愿意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當然必須建立在鐵四角公司的利益不受到嚴重影響的前提下。
美國人現在的態度就很好,只要美國人的要求不過分,那么大家可以坐下來慢慢談,鐵四角公司也不是一毛不拔,分給美國政府一部分利潤也可以,不過這還得看美國人的胃口有多大。
稍晚些時候,瓊斯和霍普曼分別向比勒陀利亞和華盛頓發電報請示加匯報,雖然霍普曼和瓊斯都有意接觸,但是決定權并不在他們手中。
比勒陀利亞和華盛頓這時候表現出驚人的默契,雙方都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回復,看來這場戰爭還要繼續下去,有的打。
這也正常,南部非洲和美國都已經投下重注,現在還沒有到分出勝負的時候,肯定都想著畢其功于一役,半途而廢不是兩國政府的風格。
那就繼續打。
先不說陷入僵持的南部非洲和美國,保護傘公司的護衛艦撤離之后,巴雷托率領的艦隊終于可以向維多利亞發動進攻。
這里要介紹一下維多利亞的地形,和大多數巴西港口一樣,維多利亞同樣是群山環繞,圣瑪利亞河從維多利亞市中心穿過,將維多利亞分為兩部分,南岸是維多利亞,北岸是基欽鈉港。
巴雷托要面對的第一個困難是登陸,限于保護傘公司的要求,艦隊不能向維多利亞進行炮擊,只能派出部隊強行登陸。
這時候米州從南部非洲訂購的坦克和裝甲車就派上用場了,不能使用大威力艦炮的前提下,巴雷托的部隊要攻占維多利亞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