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海鷂”發射魚雷的時候,空中還有一架“海鷂”在俯沖呢。
眼看魚雷擊中“恐怖”號,空中俯沖的“海鷂”飛行員估計也認為“恐怖”號在劫難逃,所以在“恐怖”號上方很優雅的繞了一個圈仰長而去,主動放棄了對“恐怖”號的攻擊。
結果魚雷沒炸,“海鷂”在遠處空中兜了個圈子繼續爬升,重新占據有利位置向“恐怖”號發起攻擊。
這一次“恐怖”號水兵的表現就好很多,在“海鷂”爬升的這段時間,“恐怖”號水兵終于做好戰斗準備,所有防空武器都嚴陣以待,準備阻止“海鷂”的俯沖。
已經占據有利位置的“海鷂”當然不會退縮,最佳有利位置就是“恐怖”號正上方,這也是“恐怖”號防御網理論上的死角。
任何防空武器都有一個俯仰角度的,現在的技術條件,要把防空武器做到360度無死角還是有難度,而且“恐怖”號上安裝的防空武器并不多,除了兩架20毫米高平兩用機槍之外,就只有兩臺雙聯裝12.7毫米高射機槍,這點防空武器還不足以對“海鷂”構成威脅。
當然在旁人看來不是這樣。
“海鷂”開始俯沖的時候,“恐怖”號上所有的防空武器火力全開,一瞬間數道曳光彈形成的火鏈從“恐怖”噴出,天空中頓時形成幾條火鏈組成的火網,視覺效果絕對拉滿。
這一刻“自由”號上觀戰的聯盟部隊官兵擔心極了。
“海鷂”飛行員確實經驗豐富,進入俯沖狀態之后還可以調整俯沖角度,靈活的躲過火鏈組成的火網之后,“海鷂”順利抵達攻擊位置,向“恐怖”號扔下全部四枚50公斤航空炸彈,然后擦著“恐怖”號煙囪拉出一個優美的弧線仰長而去。
這時候“海鷂”下方的“恐怖”號已經一片火海。
和試驗性質的魚雷相比,航空炸彈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了,南部非洲的航空炸彈,根據軍艦的特點進行過優化,縱然是高爆彈中也添加了燃燒彈的成分,具體效果就跟凝固汽油彈差不多。
凝固汽油彈那可是號稱連鋼鐵都可以溶解的溫度,南部非洲航彈的威力縱然比不上凝固汽油彈也差不多。
“海鷂”飛行員技術高超,四枚航彈有三枚順利命中“恐怖”號,其中一枚命中“恐怖”號主炮,巨大的威力將主炮炮塔直接炸飛,落到幾十米外的海面上,激起的水柱有近百米高。
緊跟著存儲在主炮炮塔內的炮彈殉爆,接二連三的爆炸將“恐怖”號側舷炸開一個直徑達兩米的大洞,幸好洞口的位置距離水線還比較遠,海水暫時還無法涌入“恐怖”號,不過這巨大的傷口,依然讓人看上去觸目驚心。
第二枚航彈直接命中“恐怖”號艦橋,艦橋被譽為軍艦的大腦,作戰期間所有主要指揮官都在艦橋內指揮作戰。
所以在劇烈的爆炸之后,整個艦橋都被撕成碎片,正在艦橋內指揮作戰的“恐怖”號艦長、大副、二副、水手長、輪機長、槍炮長等十余名軍官全部在一瞬間死亡,連尸體都找不到的那種,而且爆炸引發的大火正在向“恐怖”號內部蔓延,已經有水兵開始跳海,“恐怖”號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