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分別受到了美國和前蘇聯等許多國家的抵制,1985年出于加深相互理解和促進世界和平的愿望,美國時代·沃納公司副總裁特德·特納提議舉辦一個由美國、蘇聯及其他國家優秀運動員參加的無政治壓力的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這就是只舉辦了五屆的友好運動會。
“奧運會有奧林匹克精神,咱們是不是也講個故事,賦予友好運動會一些體育之外的東西——”安東也是老謀深算,自古套路得人心嘛。
“可以,你們看著辦——”羅克就不在這種事上浪費腦細胞了,安東估計早有準備。
安東確實有準備,瑞士洛桑的奧委會沒準備。
奧委會決定將第十屆奧運會的舉辦權交給洛杉磯,是為了推廣奧運會的影響力,借助比勒陀利亞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基礎,進一步強化奧運會這個品牌。
南部非洲號召抵制奧運會的這個消息剛剛傳出,奧委會都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緊接著就傳出南部非洲要舉行友好運動會這個消息,顧拜旦和拉圖爾頓時大驚失色。
南部非洲要是真的這么干,那奧運會這塊金字招牌可就完了。
“洛城要舉辦友好運動會嗎?到底怎么回事?”馬蘭·安德烈斯真不是裝糊涂,他這幾天正忙著建新的奧委會總部呢。
“你是南部非洲人,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拉圖爾懷疑馬蘭在裝傻。
“搞清楚好不好,我現在是奧委會副主席,為奧委會工作,你在懷疑什么?”馬蘭態度強硬,洛桑離南部非洲本土這么遠,不知道也很正常吧。
“行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怎么應對。”顧拜旦眉頭緊皺,友好運動會和英聯邦運動會還不一樣,直接和奧運會的舉行時間發生沖突,以南部非洲的影響力——
如果洛城成功舉辦友好運動會,后果不堪設想啊。
“當初就不該把第十屆奧運會的舉辦權交給洛杉磯——”拉圖爾現在才后知后覺。
馬蘭就冷笑,當初決定第十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時,也不知道洛杉磯給了拉圖爾多少好處,拉圖爾可是態度很堅決的支持洛杉磯。
馬蘭肯定是支持洛城。
不過當時馬蘭剛剛來到奧委會不久,拉圖爾身為奧委會主席,所以洛杉磯才成為最后的贏家。
“現在說這個沒意義,安德烈斯,你馬上聯系洛城,問問是怎么回事?”顧拜旦對拉圖爾的不滿在累積,對洛城其實也不滿,但是顧拜旦不敢表現出來。
洛城是尼亞薩蘭的首府,羅克的領地,同時還是南部非洲的經濟中心和工業中心。
洛城既然舉辦友好運動會,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羅克的意志。
這要放在平日里,南部非洲聯邦政府,以及尼亞薩蘭州政府,或許不會再這種小事上跟奧委會過不去。
但是放在南部非洲和美國關系交惡的大背景下,情況就有點復雜。
顧拜旦可不想奧運會成為兩強爭霸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