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州軍對維多利亞的攻擊就是從奪取制空權開始的,飛機在第一世界大戰后期就已經成為決定戰爭走向的關鍵性力量,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飛機的性能更先進,各國空軍對于制空權的理解也更成熟,這一點在巴西內戰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巴西內戰中地面部隊還有巴西軍隊的參與,空中就徹底淪為南部非洲飛行員和美軍飛行員的角斗場,現在新政府擁有的飛機數量已經超過300架,美巴聯軍擁有的飛機數量達到近400架,不過在戰斗中,美巴聯軍依然處于弱勢地位,新政府優勢巨大。
轟炸機開始對維多利亞機場進行空襲的時候,高空云層里,第四大隊大隊長斯特雷奇正駕駛著他的“狂風”戰機等待從“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美軍戰機。
和地面機場相比,航空母艦的防御網更嚴密,如果向航空母艦發動攻擊,那么遭受的損失會更大,斯特雷奇要以最小的損失博取最大的戰績。
和戰前的預測一樣,空襲剛剛開始,“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上搭載的戰斗機就陸續起飛參戰。
“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的設計搭載量是120架,后來只能搭載90架,搭載的飛機分別是戰斗機、戰斗轟炸機、俯沖轟炸機、以及魚雷機。
第一批起飛的飛機全部都是戰斗機,也就是“地獄犬”的海軍型,這種飛機的性能遠不如斯特雷奇駕駛的“狂風”,而且數量也不多,全部只有一個戰斗機中隊,大概36,或者37架戰斗機。
美國人現在也吸取南部非洲經驗,空戰中采用多機配合作戰,利用低空狗斗吸引,然后利用高空俯沖作戰,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斯特雷奇對此也早有準備,他率領的小隊一共有六架戰機,兩架“狂風”,四架“強風”。
當看到美國海軍“地獄犬”起飛的時候,斯特雷奇發出攻擊信號,四架“強風”馬上壓低機頭,向剛剛起飛,高度還沒有拉起來的“地獄犬”俯沖而去。
高手決戰,生死就在一瞬間,南部非洲飛行員如果被“地獄犬”咬住,也不能保證就一定能全身而退。
“地獄犬”如果被“強風”咬住,那么被擊落的風險更高。
所以在“強風”出現的一瞬間,“地獄犬”紛紛降低高速四散而逃,希望能分散“強風”各個擊破。
南部非洲飛行員素質高,“強風”的性能也確實是強大。
美軍飛行員的反應速度雖然快,依然有兩架“地獄犬”被“強風”擊落。
不過“強風”也成功被“地獄犬”拖住,局面一時非常混亂,到處都是盤旋追逐的飛機,不時有飛機被擊傷,冒著黑煙歪歪扭扭遠離戰場,有的倒霉鬼會被凌空打爆,飛行員連跳傘的機會都沒有。
這時候雙方的傷亡率都直線上升,斯特雷奇準備參戰的時候,一架“強風”被擊傷,飛行員無奈跳傘,按照里約空戰期間的習慣,這時候是不能向跳傘的飛行員發起攻擊的。
美國海軍飛行員確實是沒有向跳傘的飛行員射擊,一艘美國海軍的軍艦卻突然向飛行員射擊。
跳傘的飛行員在空中是沒有絲毫防護能力的,美軍軍艦發射的曳光彈直接將飛行員的降落傘引燃,飛行員下降的速度陡然加快,以近乎垂直落體的姿態掉進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