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弗拉多·切爾諾澤姆斯基也是人才,他在刺殺亞歷山大國王之前,已經有過兩次刺殺政客的前科,兩次都被判處死刑,但是又都神奇脫罪。
要不說對待犯罪分子就要重拳出擊呢,對犯罪行為的容忍,就是對其他守法公民的不負責任。
“法國不能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國身上。”李傲很難接受法國政府的方式。
《國際歌》里都唱了,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上帝,要創造幸福只能靠自己,法國人對于《國際歌》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刻,辜負了詞作者巴黎公社領導人歐仁·鮑狄埃的期望。
換成南部非洲,德國只要敢突破《凡爾賽合約》的限制,南部非洲會第一時間調集所有兵力將德國人從萊茵蘭打回去。
當時的德國只有十萬人,法國擁兵超過60萬,而且法軍部隊還擁有德軍部隊沒有的重武器,小胡子自己都承認進軍萊茵蘭的時候戰戰兢兢,最擔心的就是法國反對,結果法國人就什么都沒做。
所以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全境淪陷也是活該。
“法國不是南部非洲,不能用南部非洲的情況來看待法國——”雷納德·卡佩坦誠,法國政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南部非洲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工業原料,有全世界最深厚的人力資源,你們還有強力且穩定的聯邦政府,我也很好奇,同樣都是非洲人,在南部非洲的表現,和在法國的表現截然不同,這是為什么?”雷納德·卡佩深有體會,他前幾年將一部分家族企業搬到北非,結果讓人一言難盡。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在乳法,實際上法國現在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巔峰時期。
這一時期的法國,包括海外殖民地在內,國土面積達到1289.8萬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
遺憾的是,法國在殖民地管理方面明顯缺乏經驗,連英國都不如,同樣是在非洲,法國殖民地的發展狀況,跟南部非洲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一句話概括,現在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和3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時間在法國殖民地就好像停滯了一樣。
“南部非洲沒有非洲人!”李傲果斷糾正,雖然西非已經并入南部非洲,雖然馬達加斯加也有非洲人——
不過南部非洲聯邦各級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西非剛并入南部非洲的時候還有兩百多萬非洲人呢,現在已經只剩下一百萬多一點。
別誤會,西非的非洲人沒有被殘酷對待,而是主動遷往剛果王國和剛果共和國,這個結果并不是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推動的,而是西非非洲人自己的選擇。
理由很正常,在剛果王國和剛果共和國,非洲人如果不想工作的話,那就可以不工作,沒有人強迫他們。
在西非不行,西非州政府發誓要改變西非的落后局面,幫助西非的非洲人找工作的同時,還把土地分配給非洲人,幫助西非的非洲人成立農場。
結果讓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絕大部分得到了土地的非洲人,并沒有想著努力工作通過自己的雙手改善生活,而是第一時間將土地出售,拿著那點可憐的錢去逍遙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