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讓你明白的,你都懂了。”
“下山去吧,好好做這個風氏一族的族長!”
聞言,庖犧沒有多說什么,他只是對著玄都一禮,隨后便是轉身離去。
望著庖犧的身影,玄都的嘴角帶著笑意。
他很清楚,未來的庖犧將會有多么的輝煌。
............
一年又一年過去,成為了族長的庖犧,對于處理部落的事務越發得心應手。
在這個過程之中,庖犧更是展現出了過人的智慧。
因為有了藤網,部落之中不缺乏食物。
一次冬季過后,庖犧發現了被養著的,尚未被吃掉的野豬。
原本的野豬應當很有攻擊性。
但這一頭野豬卻是截然不同,見著人只是嚎叫兩聲,根本沒有展現出一點攻擊性。
見著這一幕,他忍不住突發奇想。
“既然族中食物不缺,那么是否可以在部落之中圈養一些習性溫和的野獸,將它們給馴服。”
“到時候,即便發生了什么災難,族中也不至于一點儲備都沒有。”
細細思考了這件事情的可能性。
庖犧沒有猶豫,吩咐族人去尋找習性溫和的野獸,將那些野獸的幼崽給帶回族中飼養。
經過數年的嘗試,成功將這些野獸馴化,成為了家畜。
經此,哪怕冬季缺少食物,也不至于讓族人忍饑挨餓。
在這之后,庖犧發現,部落之中很容易便會有族人發生沖突。
而這些沖突往往都是因為一些十分小的事情。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庖犧發現,這都是因為不缺少吃的之后,部落之中的族人太閑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冥思苦想之后,他發明了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了樂曲歌謠,讓音樂進入了族人的生活之中。
有一次,庖犧在思考事情的時候,傳來了嘲諷的聲音。
他抬頭看去,發現了是幾個孩子才嘲諷一個有些癡傻的孩子。
他驅散了那幾個孩子,這個時候,他的腦海之中有了疑問。
為什么有的孩子聰明?
為什么有的孩子就顯得有些愚笨?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庖犧叫來了這些孩子的父母。
經過一番觀察和詢問之后,他發現了,那些顯得有些愚笨的孩子,多是血緣婚之后所導致。
為此,庖犧變革了婚姻習俗。
他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了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原始群婚狀態。
這一系列的舉動,讓得庖犧的名望越來越高。
周圍的那些部落聽聞庖犧的賢明,感受到風氏部落的強大,紛紛投靠風氏部落。
隨著投靠的部落越來越多,所掌控的地域越來越廣。
庖犧不得不將自己統治的地域分而治之。
他任命了一些有賢名的人成為官員進行管理。
最后,他更是仿造人族仙城,在風氏一族的居住地上,以人力建起了第一座普通的人族城池。
庖犧將這一座人族城池命名為陳都。
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庖犧將自己如藤網,馴養家畜等方法給傳揚了出去。
并不斷地推動這些消息朝著更廣的人族部落推廣而去。
如此,又過了百余年的時間。
終于,庖犧得到了人族所有部落的認可,共同推舉他為人族共主。
這一個人族共主的身份,哪怕是一眾人族仙城的城主,都是認同了下來。
看到這一切,一直關注著庖犧的一眾圣人,都是松了一口氣。
但他們并未完全放松下來,想要證得天皇之位,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更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庖犧前世的身份。
這個不解決,庖犧做得再好,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