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原因都在他送入皇宮隨皇子伴讀的第三子身上。
他送入皇宮的第三子,竟然同四皇子勾結在一起,私自盜取了國運。
這個罪名,幾乎能要了所有崔氏族人的性命。
國運直接影響國之根基。
國師當時離開,也是去解決這件事情,不然影響社稷的因素將無法消除。
各個皇子都是身受大夏國庇佑。
畢竟是皇子。
龍運在上,占卜受影響。
國師曾算到和皇子相關,也曾讓皇上提防各個皇子。
但是有人為了上位太不擇手段了。
當時的太子學識淵博,見解獨一,一心為大夏國考慮,是儲君的最佳人選。
而就在他行弱冠禮那日,他已經初顯上天的認可,身上已然顯示和大夏國的國運有相連。
皇帝也深感欣慰。
可是,誰曾想到,沒過多久,太子身體忽然出現了問題,就連太醫也找不到根源,這場病來的太過于蹊蹺。
崔將軍當時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件事情竟然也和自己的兒子有關。
也是這一刻,他才知道,這第三子狼子野心,竟然以崔氏所有族人的命運為賭,同邪術師勾結,將詛咒降于太子身上。
崔將軍當時震怒,因為氣急,當時直接噴出一口血。
那上面有這樣一句話吾兒已經犯下滔天大禍,吾自知這件事情已經釀下無法彌補的后果,身為父親,教子無方,惹下這樣的禍患,我有罪,就算自刎,也無法寬恕自身的罪過。
吾兒已經不配稱為崔氏族民,他自身造下的罪孽,不應當讓所有族民承擔。
這一段內容的時候,能感受到崔將軍當時震怒、悔恨的心情。
為臣者,竟然讓未來江山之主,因他們崔氏而亡。
崔將軍將自己和第三子劃出崔氏家族,希望所有的懲罰,日后都由他和那不孝不忠的逆子接著。
只愿不牽連族民。
崔老將軍知道,用詛咒之術謀害未來儲君,可視為謀逆。
他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只愿意護住自己的族民。
他知道這些是奢望。
但是他沒想到,國師當時看了他一眼,便說“崔將軍和鎮國將軍當時并稱大夏雙星,于大夏國而言,功勞甚重,太子一事,吾皇曾交代”
“崔氏,護國有功,功過相抵,他不牽扯崔氏。為君者,不能讓功臣寒心。”
“但是,身為父親,卻不能讓自己的兒子死的不明不白的。”
當時的崔氏,一族所有的氣運以及命運,全部被那送入皇宮的第三子用邪法轉化成詛咒,應驗于未來的儲君身上了。
謀害未來儲君,是天道所不能容忍的。
國師應先皇的旨意,將崔氏一族人原本的氣運還給他們,但是謀害太子的罪名,那崔氏第三子卻是逃脫不掉的。
“崔將軍,你可明白先皇的意思。”
崔將軍準備叩謝。
國師卻道“你們崔氏的氣運雖然能回歸到你們族人身上,可是不管怎么說,這氣運卻是已經沾染儲君的血,所有的氣運已然變得不純凈。”
“你們該明白,縱使氣運回歸,但是已然不是最初完整的,所有崔氏族人,皆活不過三十歲,世世代代皆短命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