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亮之后,羽原的訓練方式稍稍發生了點改變,改為了帶著裝備攀爬,他訂做的“忍具”在昨天已經拿到了……這不是為了進一步增加訓練難度的負重訓練,而是為了防止爬太高直接摔下來摔死。
對于羽原來說,身上帶個半噸的金屬屬于“輕如鴻毛”。
原理非常簡單,其實只是將這兩件裝備磁化,然后調整它們的磁籌的方向,以和大地磁場相斥的方式將其自然而然地托舉起來……好吧,其實羽原不怎么懂原理,總之能做得到的事情就是能做得到。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直到了一周之后,羽原終于第一次的攀上了崖頂。盡管這個期間有好幾次他都差點摔下去倒地不起,但好在他數次用自己的能力化解了危機,算是有驚無險。
既然已經能做到這種事情了,那剩下的無非就是效率問題。接下來羽原的訓練自然而然的由“難度挑戰”變成了“競速挑戰”。
與此同時,他開始著手開發屬于自己的忍術……沒辦法,沒人教他忍術,他只能自己開發創新。
事實上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路,否則的話也不會專門去定制兩件忍具了。
在正常情況下、以當前階段忍者的戰斗強度來說,磁遁絕對是一種很強力的武器,否則三代風影也不會被稱作最強風影。
具體到羽原身上的話,首先,非常不幸的是受限于本體的查克拉水平,他沒有辦法玩那種鋪天蓋地的大招;其次,在細致的地方他能做到的事情遠比一般認知意義上的磁遁多得多。
基于這兩點,術的基本開發思路也就有了,那就是……小而精致、盡量陰險。
羽原坐在了燃燒了許久的篝火旁邊,他攤平右手,只見一團水銀就那么浮空其上,那團水銀一點一點的跳動著,就像是他上輩子曾經見過的(水)銀(震)蕩反應一樣。
還得說羽原對自己控制金屬的能力有著相當程度的自信,否則在長期接觸的前提下,自然揮發的水銀就會把他毒死。
隨著羽原右手手指逐漸收緊,那團水銀跳動地也越發劇烈了起來,然后……羽原直接揮動手臂,將這團水銀扔了出去。
再接著,水銀pia的一聲掉在了地上。
“查克拉強度、性質的轉化速度、瞬時爆發力度好像都不夠……”
理所當然地,羽原失敗了,他揮了揮手,那團水銀就那么重新飄了回來。
相比于這個術的開發受阻,另一個術的開發倒是進行的非常順利,因為那就不是術。
羽原讓身后的“劍匣”悄無聲息的溶解開來,而后漆黑的鋼鐵如同流水一樣緩緩地覆蓋起了他的手臂、前胸和后背的一部分。
這層鋼鐵看起來很纖薄,但它具備相當高的硬度與韌性,盡管防御鈍擊的效能有待商榷,但防御刺殺的效能近乎完美。
“絕對防御”嘛,誰不想要呢,作為一個怕死的人,羽原理所當然地優先給自己身上套上了一層烏龜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