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她家長青實誠歸實誠,但心里不是沒有一本賬。這孩子是寧愿全花出去,她也不想等每年年底有人上門借錢時,借了東家短了西家還招人埋怨惹出麻煩。反正就一個意思,她家缺糧,誰家缺錢就來換好了。
她就估計這也是她家長青肯在她大舅前面露出那拿手絕活的原因,早點猜出分紅值才好早點借分糧這一天交換。
否則以她家長青的性子,不說孩子爹會不會提醒孩子少招搖,就是她家長青也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孩子。
當然,這些心里話,她就不好對大嫂直言。畢竟也是她自己個人猜測而已,也有可能是她將自己孩子想歪了。
反正,聽她家長青安排就是了,總歸比婆婆當家作主好。有什么事,她一個當兒媳婦的肯定是不好拒絕婆婆。
而親孫女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她家長青這么能干的孫女,別看婆婆老看不順眼這孩子,其實心里在意得很。
誰說慈悲人無私心,她婆婆就一直期盼這個孫女撐門戶。要不是這回她生了兒子,衛民那孩子就是再好
只要不給她家當上門女婿,第一個反對的絕對是她婆婆,哪能像如今一樣見著衛民那孩子就樂得合不攏嘴。
白秀蘭笑笑,對她二嫂也是提到她家長青事先就和她商量好了,今年她姐一家三口就是回城了,糧食還短缺得很。
畢竟倆個小的就吃不了粗糧。以她家長青對弟妹的疼愛,只怕這傻孩子會實誠到寧愿自己吃草也要給她弟妹吃好。
說到這,白二嫂就老羨慕大姑子。同樣是生了好幾個閨女才有一個兒子,她家小玉雖然懂事還是比不上大姑子家的長青。
要不是白蜜實在不像話,她都想找大姑子取經是咋調教孩子。老有福氣了,找了沈家小子這個姑爺和上門姑爺有啥區別。
昨天那粉條就跟柴火垛似的堆得老高,甭說是不是孩子姑父讓沈家小子去購買,就人都回家了還記得安排上就不得了。
里里外外的,又是上門干活,又是找人訂柴火,誰家姑爺都沒有當到這個份上,關鍵是那孩子又老有本事。
那些話說的,走出去就沒一個人不夸那孩子是個能人。她姑爺大力那孩子算是好姑爺了吧,還是差得遠。
再瞅她家這個外甥,嘖,又被帶歪了,是外甥女,就瞅她家這個外甥女在那一頭忙活的,也是個能人。
有這一個姑娘和姑爺,大姑子家是真不用愁了。哪像她,兒子還小,她兩口子就不得不先拼命干。
不干能行
人家一個姑娘就抵她仨。
不怪徐二柱家的鳳霞會眼紅,她也老羨慕了,可惜求不來。就如小姑子,是能求就能求到還盡在瞎折騰
看著這個秋收幾乎所有人脫了一層皮,她家還是氣色紅潤的大姑子,白二嫂忍不住伸手掐了下大姑子的臉。
“又嫩了。”
“二嫂”白秀蘭嗔怪地瞪了眼她,“你又來了。”
白二嫂樂得哈哈大笑誰能想到,還是誰能料到,差點要苦成黃連的大姑子居然就這么快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