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道可道者,絕非常道。
種種體悟,遠不是言語文字所能盡數哈概括其中精微奧妙之處。
每個人資質經歷不同,感受與領悟的東西,自然也有許多不同。
自然不能用一模一樣的東西,加以總結。
“他的根本是……佛性……”
李修道喃喃自語,如果說陳玄奘所講的“法相”一脈,是講述佛法的緣起、源流、脈絡,將一切闡述分明。
那么……
法海的禪宗,則是將這些輕輕放下,直指眾生皆有的那一點佛性。
天地萬物,皆有靈性。
無論有情生靈,還是土木瓦石這些無情眾生。
佛門將之闡述為佛性,與單純的靈性大體相同,但又有些細微難以說明的微妙差異。
法海剛才,就是以自身的境界為引,以木魚聲作為橋梁,將眾生皆有的那點性靈之光激發出來。
這就和陳玄奘剛才的情狀大不相同了。
幾乎在場所有人,心中盡皆有體悟。
不唯氣息活潑靈動許多,就連無形無質的神念,也顯見得比之前更為純粹凝練許多。
更有幾人,身上涌動起異乎尋常的波動,將起未起,將出未出。
有佛光在眸中隱隱顯現匯聚,呈現出一種智慧靈光,居然是要當場開啟四識。
“這可不行!”
李修道搖搖頭,自天靈處縱出一道神光,向下就是一壓。
雖然很是欣賞法海殺伐果斷的性子,而且人道當興系統,也是說著要將他收為己用。
但李修道可沒忘記,法海現在可依然是佛門中人。
如果真讓他引領著在場中人領悟佛門法力,佛門氣數必然大漲,這可不是李修道愿意看到的。
以他當下的修為,就算是法海也不敢直纓其鋒,更何況是這些從前根本沒有修行過的凡人。
只是一瞬,他們身上的氣機就已經被李修道直接打落。
將成未成的佛門法力直接潰散于無形,最終沿著來時去向,回返到冥冥虛空當中。
不過。
能夠開辟出眼耳鼻舌等四識,這也是他們的機緣,李修道自然不會強行剝奪。
眼看隨著佛門法力退去,他們身上那股活潑靈機也要隨之消散。
李修道法力一轉,將神光變幻金紅火光,繞著幾人一轉。
人道之火徐徐燃燒,配合著龍氣的鎮壓封禁之力,將他們身上的靈機、氣息混合著自身一點兒法力封印在一處。
說來麻煩,其實不過只是一瞬。
就有五粒閃爍著各色濛濛靈光的火苗,出現在半空當中,最終再依次融入他們神魂肉身當中。
李修道滿意散去法力。
這幾人的機緣已經被他用法力重新煉過,改易了性質。
只需納入體內,過不了三兩日,就能夠重新化入他們氣血當中,變成真氣以及法術的符箓種子。
本質未變,還是那份天地靈機,只不過再不屬于佛門,受其制約,而是他們自身足具。
佛道兩家修行雖然截然不同,但同樣是體悟天地靈機,自然也有共通之處。
對于目前的李修道來說,并不難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