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也趕緊下馬,拱手天揖回禮:“子房見過公子信,那日博浪沙刺秦,還得多謝公子引走大秦的注意力,讓我能在下邳城安然求學。”
韓信哈哈笑了起來:“子房兄大智大勇,博浪沙刺秦,天下震驚,刺秦而走,更是讓天下人看到了子房兄的大才,區區一個影子分身能換來子房兄無恙,卻是值得了。”
都是韓國故舊,少年時期,兩人還曾經相互熟悉。
多年再見,此時話久,倒是別有一番心情。
敘舊之后,兩人這才說起正事,商議如何經略韓地。
此時,張靚有些納悶地問道:“韓王怎么沒來?他有什么主張和策略沒有?”
橫陽君韓成,被立韓王,按道理,此時經略韓地,他應該過來親自領軍,并且見一見張靚才是。
誰知,韓信表示:“韓王表示,經略韓地是件很簡單的事,大韓故地,我大韓的威信還在,只要登高一呼,自然復國,不用太過擔心,所以,他最主要的精力留在了大楚那邊,說是要跟楚懷王打好關系,讓我大韓光復之后,能有一個堅定有力的盟友。”
聽到韓信的說法,張靚不由深深地皺起了眉頭,輕聲問道:“韓王的意思,就憑我們這七十號人,找個高處喊幾聲,就能光復大韓了?”
韓信看看張靚身后的騎兵,有些無奈地說道:“嗯,韓王的確是這么說的。”
張靚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那么,韓王有沒有說,就算大韓子民響應我們,我們拉起了軍隊,我們又憑什么養活這支軍隊呢?”
韓信有些尷尬地攤攤手說道:“韓王好似沒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他只是給了我二十騎,讓我過來跟你匯合,說是一切都聽從你的指揮……”
張靚搖頭無語。
這特么的是多么操蛋的事。
大韓復國,自己成了司徒,然后,連同自己帶來的五十精兵,一共七十騎,這就是大韓復國的基本班底了。
就連這七十人的生活物資,估計都得自己來掏腰包了。
有那么一刻,張靚很想掉頭就走。
誰特么的經略韓地!
這種情況下,誰能經略好韓地,那才是怪事。
這就是什么?
這就叫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有韓王成這樣的韓王,這大韓能經略好了才是怪事。
愣了半響,張靚這才相當無語地看著韓信說道:“好吧,那么,你來跟我說說,我們在大韓還有落腳之地沒?我們不會要風餐露宿吧?”
韓信尷尬地搖搖頭說道:“那倒是不至于,再怎么說,王族在韓地還是有些產業的,只要人不是太多,養活是沒有多少問題的。”
總算是有了一個好消息,張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那好吧,我們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然后再來決定下一步怎么走吧。”
到了韓信的莊園里邊住下來,跟韓信又聊了會兒,張靚慢慢品出味來。
合著,韓王成、韓王信對經略韓地的信心都不是很足,所以,所謂的經略韓地,在他們看來,就是讓人來韓地鬧騰一下,整出一些動靜來,足夠給大楚交差就行。
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韓王成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經營人脈網絡上去了,親自去了大楚建立自己的關系網去了。
至于經略韓地,則隨手扔給了張靚和韓信,能整成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做做樣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