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我的天!這肯定是我老公給我準備的生日禮物!”
“呸!要臉不,明明就是我老公好不好……啊啊啊!真是太帥了!你看他的演技,真的表現得好像是被嚇住了的樣子!”
“就是就是,網上的那些黑子還張口就來,噴我們家愛豆沒有演技,他們就是眼瞎!嫉妒!”
一陣接著一陣的尖叫聲,如同潮水一般從觀眾席上迸發而出,形成巨大的聲浪。
無數人都尖叫了起來,全場的歡呼聲更是如同山呼海嘯一般,有人揮舞著手里的熒光棒,有人高舉著相機或者是手機,還嫌棄前面的人擋住了視線,于是從觀眾席站了起來,結果后面的人又感到不滿了。
這種景象看得人一愣一愣的,以至于某些現場攝影師都被帶歪了節奏,昏了頭一樣的覺得可能這真的就是本來的安排節目,既然如此就需要多給一些鏡頭了。
結果,就是很多攝像機都紛紛對準了臺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幕——
那是一個人,渾身穿戴著類似中世紀一般的騎士盔甲,從頭盔到胸甲,乃至是護手、護腿等等,幾乎是全裝的板甲。
不過透過頭盔護面的縫隙,隱約能夠看到的眼睛,就能夠證明這的確是一個人在里面穿著一身的騎士盔甲,而不是一個會活動的機械人,被造成了騎士的外觀。
只是,那一身的銀亮的騎士套裝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堅固耐磨,在擁有高防御力的同時,重量也將會相當沉重的感覺。不客氣地說,一個人從二十米高的高度直接跳下,死相就必然慘不忍睹了。
要是在穿著這么一身沉重的騎士套裝,從那種高度跳下來……絕對會摔得滿地都是,這是必然的結果才對。
然而在現在,這個古怪的“騎士”只是在巨大的沖擊力之下膝蓋明顯彎曲,但是又慢慢的站直起來,只是腳下的堅固舞臺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裂紋。
所以說,這到底是什么鬼黑科技?!有些人目瞪口呆,怎么看都無法看出舞臺布置了什么,才取得這樣的效果,總不會是騎士套裝自帶減震減速反重力的黑科技吧?
這一套明顯過時了的裝備,落后當今時代少說五六百年的老古董,即使是不被掃進垃圾堆里,也只會出現在博物館或者某些私人收藏家的藏品室之中。
怎么還能夠有實用價值,難道可以用于實戰?難不成還配置了一定程度上的反重力技術嗎?
某些人都不知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還真的是猜對了——
斥力符文是魔導工業文明發展史之中的一個重要歷程,從魔能飛艇到浮空堡壘,再到現在還是設想之中的魔法航天火箭,以及真正意義上的浮空城市,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既然大型化的技術應用領域都已經推進到那種程度了,小型化的技術應用自然也不會被忽略過去。
就例如說,黎明騎士的騎士套裝的內層護甲,就做過專門的處理,它與教士長袍一樣屬于一件制式符文裝備,內置的斥力符文可以在對重力產生畸變現象的反重力。
除了能夠有效的減輕騎士套裝給使用者帶來的體感負擔,增加速度與靈活性,更有效的保存體力之外,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的防止高空墜落傷害。
當然,也是有極限的,二十來米的高度還好說,五十米的話就已經是接近危險線了。因為騎士套裝本身的重量就非常沉重,再加上很多黎明騎士不喜歡輕武器,配備的往往是戰錘、大劍,還有大盾……
它們在擁有良好的攻擊力、防御性能和耐久之間的良好平衡的同時,也擁有常人無法使用的重量,往往一套下來,那重量真的可以嚇死人了。
可以說普通人全副武裝之后,要是還有能力一口氣走出幾十米上百米,都不需要奔跑起來,就算是體能不錯了,而要是被直接壓趴下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再加上可以內置符文的空間有限,也必須預留空間給其他的能力部件設計,所以不可能重復疊加斥力符文的效果,一直到讓重裝騎士都能夠體會到身輕如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