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紀莊之兵上下軍容整潔,不管是小兵還是頭目,你就找不到一個袍服上沾有污跡,臉上臟兮兮的人。
“這絕對是一支強兵。”
在何騰蛟眼中,這紀莊之兵都算是僅次于勇衛營這等禁中勁旅的強兵了。
而黃得功的人馬能勝過紀莊之兵,還要很大程度上依賴他們的優良裝備,無論是披甲率還是一門門火炮,這顯然都不是紀莊這兒的團練鄉兵可比。
能把裝備明顯弱了勇衛營不止一籌的紀莊鄉兵放在僅次勇衛營的位置上,這實則已經說明了何騰蛟對紀莊人馬的認可。
可惜啊,他此次微服而來,一沒穿官袍,二沒帶信印,擺不出官架子,就根本就不了紀莊。
連那個近期名響江淮的“棱堡”,他都不能細觀。
只能隔著集市打量,工地上依舊人頭攢動,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何騰蛟是既滿意又失望,索性把手下的隨從都散出去,四下里出擊,盡可能的探聽紀莊鄉兵的消息。
而他自己也在集市上閑轉起來,先是到茶攤兒那坐了一會兒。
紀莊這個集市還太差勁,連個好點的茶館都沒,只有賣大碗茶的茶攤,過來喝茶歇腳的全都是周圍打圈的百姓。
不少人手里頭還提著剛買來的糧食和鹽。
別看清兵退去,小袁營也完蛋,江淮局面已然重新安定了下,可在百姓眼中糧食依舊是第一等的硬通貨。他們從自己家里把粗布、雞蛋、青菜等送來,換到的銅子大部分都用來購買糧食,還幾乎全部都是廉價的粗糧。
然后再一個個數著銅板的來購買食鹽等必需用品。
紀莊就仿佛是一個特大號的無底洞,把周邊的多余物資全數吸納了進來。畢竟這里有那么多人呢,整日里干著重勞力,光是一個吃飯就是大問題。
何騰蛟在茶攤上聽了半響,什么有意義的消息都沒聽到,因為那些百姓口中的物價全都是公開透明的,隨便去收購站走一趟,就能看到掛著的公告牌上列出的價格表。
他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紀莊收購站的存在,的的確確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首先他們的糧價鹽價都較之邳州要便宜些,這應該是因為紀莊拿的量大,成本價就便宜;再則他們收購青菜蛋禽魚類肉類時的價格也比較高,至少比何騰蛟的心理預期高。
這一高一低,百姓的日子就好很多了。
何況紀莊還是不限量敞開了收購放賣的。
百姓們都是喜笑顏開的夸贊著紀莊的好,贊嘆著秦公子仁義,然后就說起了自家事,何騰蛟又不是邳州的地方官,他想聽的可不是這個。
而后離開茶攤還沒走幾步,何騰蛟便被一股聞所未聞的香辣氣息給誘惑。米粉攤上那一罐火紅火紅的辣椒油,叫他口生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