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喚飛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考慮老江讓他過去上班的事兒。
自己工作才一年多就要去挑這么重的擔子,李喚飛心里真的沒底,再想到這一年多來經歷的很多事,自己并沒有足夠的能力獨立解決,更何況,他自己還沒有帶過業務團隊的經驗。他還想在原來的公司多學一點東西。但是,面對高薪的誘惑,面對業務經理的虛名,面對在外人看來挺了不起的進步和成績,李喚飛從心底里很想去老江的公司上班的,但是,如果去老江的公司,是領工資好還是入股合作好呢?李喚飛想著,想著,他始終無法抉擇。于是,他拔通了大姐的電話問問大姐和大姐夫的建議。
“老弟,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但是像你說的,你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你才出來一年多的時間,做業務也才一年不到,我和你姐夫覺得,你按他說的第一種方式過去,領工資,這份待遇確實是挺不錯的了,你覺得呢?”
聽完大姐和大姐夫的建議,李喚飛還是沒能做出決定,于是,他又給二姐打電話,聽聽二姐和二姐夫的建議。
“弟,這是好事兒啊,你看,按這樣的工資,你一年也有十幾萬的收入了吧?你對他們公司又不了解,入股的方案我看行不通。”二姐說著笑了笑,“呵呵,你二姐夫說,如果是他,他肯定賭一把,選擇入股合作的方式,30萬塊錢,如果輸了就當作是個教訓,贏了就賺了。”
大姐夫做了近十年的生意,他見多識廣,思維開闊,二姐夫也出來闖蕩了近十年了,他思維活躍,膽大心細,他們的想法,都偏向于創業。而大姐和二姐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不希望她的弟弟太操勞,希望他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就好。李喚飛聽完家人的建議,分析著家人的性格,左思右想,他覺得二姐夫的想法跟他的要走的路比較接近,他早前就給自己制定了三個“三年”的規劃,第三步就是積累資金開辦公司或工廠,如果選擇入股合作的方案,那他就直接進入第三個“三年”計劃了……
但是,李喚飛還是覺得有些不妥,畢竟,他真的不了解老江,也不了解老江的工廠和財務情況。
猶豫著,李喚飛又問了問韋志弦和一起住的幾個兄弟的想法,而他們都表示不了解情況,不好給出建議,唯一的建議就是讓他按自己的思路去走。
李喚飛覺得,這幫朋友中,比較有想法和敢直言的人,只有玉志豪和彭景賢,于是,他又分別給他們打了電話。
“兄弟啊,其實這事兒也沒那么復雜,按你自己的想法走就好了,我不也一樣嘛,來到福建這邊創業,很多東西也是從不懂開始的。你就過去那邊上班嘛,至于怎么樣合作,那你就看看自己的具體情況了。”玉志豪大嗓門說著,“有時間過來福建這邊找我喝酒。”
“你要想一想,你朋友那邊為什么要找你,他需要什么,你需要什么,其實在商場上,你也懂的,人和人的交往,更多的是利益。我覺得,你入股合作的方案,要謹慎。”彭景賢還是那般成熟穩重。
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那些做好準備的人”,而此時的李喚飛,沒有做好太多的準備。
一天中午,正在吃飯的時候,李喚飛突然靈感一來,他做了決定:以合作的方式去老江的公司,但不是直接入股。現在,他那邊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外貿人去帶領團隊,甚至不惜讓出一點股份,如果出資包攬他的業務部,他肯定也會同意。
于是,李喚飛給老江發了條短信:老江,我決定了,明年我到你那邊去,我們一起努力奮斗。但是,我過來,既不是領你的工資也不是直接入股,既可以全心全意的帶領你的業務團隊,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我自己的潛能。你看,我出資買下你的某巴巴平臺,有訂單的時候你給我工廠的價格,我再按我自己的價格報給客人,這樣,我可以從中賺到一點差價,養我自己。其他業務員直接對你和工廠負責,他們的訂單直接由你支配。到年底,如果你覺得我帶團隊帶得好,公司效益也不錯,到那時候你可以給我額外的獎金和若干個點的總業績分紅,你看我這個方案如何?
“好好,很好,就按這個方案先合作,這個方案好。”老江迫不及待的給李喚飛打電話說,“沒人給你工資,對你也是一種壓力和挑戰,我也不用承擔壓力的同時你還幫我減輕了不少壓力,感謝兄弟感謝兄弟!”
接下來,李喚飛要去面對的,就是那位平時最關照自己的方經理,向他當面提出辭職的事兒。他猶豫了很久,也在腦海里打了無數次草稿,那天,他終于鼓足了勇氣來到方經理的辦公室,他把辦公室的門輕輕關上,“方經理……下個月做完……我……我可能要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