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永媚回娘家后,一直吃著家里的用著家里的,她總覺得,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而且自己的那份田地也早就歸還村集體了,所以,她總想找點什么事做。正好,父親早年在政府里上班,鎮政府給他在集市上分配了一處退休房,于是,每當趕集的日子來臨(小鎮上一般區分趕集的日子,按照陽歷,有的集市1、3、5是趕集日,有的集市2、4、6是趕集日),她就提前一天從家里挑上近百斤的大米到街上磨成漿,凌晨三點起床把米漿蒸成米粉,待天一亮,就把米粉挑到集市上賣。
這不,趁著過年,來趕集的人多,林永媚一大早便來到街上擺攤。
“大姐,一碗粉多少錢?”
“素粉六毛,肉粉八毛,您要什么粉?”
“來碗素粉就好。”
“誒好,您稍等一會兒,馬上就好。”林永媚說著,開始忙活了起來。
“芙他娘,生意好嗎?”中棉屯的二姑來到粉攤旁邊,微笑著。
“誒二姑,你今天趕集呀?”林永媚微看了二姑一眼,繼續忙著。
“是,是,上街買點東西。”
“哦。餓了沒?弄碗粉給你吃?”
“不用不用,我剛家里吃了才過來的,不用了。”二姑說完,在旁邊站著,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等了兩個多小時,林永媚才忙完,她也才發現,二姑一直站在攤位的旁邊,她突然明白,二姑有事兒要跟她聊。
煮了碗肉粉,放在桌上,“二姑,來,吃碗粉。”
“不用啦不用啦,你怎么還給我做粉了呀,真不用啊。”
“沒事兒二姑,就當是嘗嘗我的手藝嘛。”林永媚拉著二姑來到攤位上坐下,懇請她“嘗”一碗粉。
“誒,你呀,好吧好吧。”二姑坐下,吃著粉。林永媚收拾著旁邊的碗筷,洗著。
“唉,今年過年去平宣屯拜年,看到你幾個孩子……唉……”二姑說著,眼睛濕潤了起來,她放下筷子,轉向林永媚,“可憐的孩子呀……你也可憐……孩子們也可憐……”
一提起家里的事,林永媚也忍不住了的鼻子酸楚起來,“沒辦法,家里的親戚說了說他很多次了,鎮政府的領導也去家里很多次了,他就是屢教不改,他那臭性格,沒辦法。”林永媚說著,眼淚禁不住了的流了下來。
“唉!以前也不知道他是這樣的性格,早知道啊,說怎么也不讓你嫁過去。”
林永媚沒再說話,抽泣著洗好了碗筷,把桌子擦干凈。
“大年初三,家里親戚去江南家吃飯,江北也帶著四孩子過來,來的時候自己抬來了一鍋粥,你小兒子,喚飛餓了,說他想吃飯,李炯(李江南的兒子,四歲左右)就拿著根筷子敲打喚飛的頭說:你不許吃我家的飯,你只能吃你家的稀飯。喚飛也老實,拿著碗就去撈起自己家的稀飯,埋著頭喝著,連肉都沒有人給孩子夾一塊。我說要幫他夾個雞腿吧,李炯他娘呼的來了一句:給他們家的孩子吃?他們家的孩子比豬都能吃,給他們吃多少才夠。”二姑說著,重重的嘆了口氣,“你說小孩子能吃多少嘛,萬芙萬清她們大點兒,沒給他們吃就算了,連喚飛這么小的都不舍得給他吃,唉!李炯他娘也真是狠心。”
李炯他娘有多小氣有多狠心有多自私有多霸道,全村的人早都知道的,對此,林永媚并不感到意外,她只是,心疼自己的孩子罷了。
“唉,你別說吃他家的肉,上次二姐過來我這兒……唉……”林永媚不想再往下說了,她埋下頭,擦拭著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