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輕搖折扇不急不緩說道:“阿朱姑娘看來還不知道,聚賢莊以閻王敵薛慕華名義廣發英雄帖,此刻怕是已聚集數百江湖高手,連少林玄字輩高僧也去了兩位,此會就是為對付喬大俠而辦,你說是不是九死一生的龍潭虎穴?”
阿朱花容失色。
那聚賢莊確實比龍潭虎穴還要危險!
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個丫鬟,與喬大爺也不過幾面之緣,對方卻愿意為自己做到這種地步。
值得嗎?
她心中產生暖流。
眼角卻流出一行清淚。
“喬大爺這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卻愿意為阿朱這樣卑賤的丫鬟趕此奇險,阿朱此刻便是死了也滿足了,但這天下最好的大夫不看也罷!”
“阿朱姑娘你也太小看喬大俠了。”白衣書生搶在喬峰前開口,接著折扇輕輕一合繼續道:“道義所至,雖千萬人吾往矣,這便是喬大俠的作風!”
喬峰胸口一熱。
有種胸腹塊壘一消、無比的酣暢之感。
自杏子林以來,他就從巔峰跌落谷底,更是蒙受奇冤大辱,昔日交情極深的舊友,無不與他劃分界限,更有甚者口誅筆伐,欲殺之而后快。
此人沒有見過面。
竟比昔日稱兄道弟的兄弟更懂自己。
更是在這個節骨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認可自己的為人與道義,真可謂是唯一的知己!
阿朱心想:喬大爺連續多日,不斷輸真氣內力,讓我得以續命至今,已是天大的恩情,只盼來生銜草結環以報,事先不知情況就算了,現在說什么也不能去那聚賢莊。
白衣書生再一次開口。
“阿朱姑娘不愿喬大俠赴險?”
阿朱:“寧死不愿!”
“喬大俠為救阿朱又非去不可?”
喬峰:“不錯!”
“兩位都能為彼此,舍了自己的性命,此情此義,當真難得。”張辰感慨一句,然后接著說:“薛慕華正好是在下師侄,其實救阿朱姑娘這事不難,只要在下一句話,足矣!”
“什么?!”
阿朱、喬峰都大驚!
閻王敵薛神醫何等人物?
他的中原武林最出名的神醫!
這青年的輩分,未免高的恐怖了!
張辰繼續說:“不過,讓我幫忙是有條件的,我要阿朱姑娘身上的經書。”
“啊,公子怎知我有一本經書?”阿朱有些難以置信:“莫非公子能掐會算是一位江湖神算?”
喬峰也感到很困惑。
這逍遙派弟子、薛神醫師叔的神秘人,從沒在江湖留下足跡,非但能找上自己,更知道阿朱身負重傷,實在是很奇怪。
張辰道:“我非神算,我乃江湖百曉生,無論是江湖人物、江湖大小秘聞,在下只要愿去查,沒幾件是查不出來的。”
他沒有裝神棍。
給自己留了個心眼。
神算逼格更高不假,但也容易崩人設。
一方面,這個天龍江湖,有熟知劇情的自己不斷插手,又有一些外來的諸天傭兵,多方變量攪動之下,未來劇情發展,肯定會受一些影響。
另一方面,把自己包裝成掐指一算、無所不知的人,雖然出風頭,但想維持太難,也太拉仇恨了。誰沒有一點秘密?江湖那些宗師大佬,廟堂那些的高官帝王,無論為了隱藏秘密,還是為滿足野心,恐怕都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所以裝成神算不妥。
現在這個身份剛剛好。
喬峰聞言虎目驟然一亮。
這書生倘若真是一位江湖百曉生。
自己心中的疑惑、背負的奇冤,不就有了化解的可能?
張辰發現了喬峰眼神的變化,心中微微一定,另一目的已經達成。
阿朱沒猶豫太久。
她因盜經被打成重傷,為治傷又交出此經,只覺冥冥之中是報應。
不過,因這件事情,與喬大爺相知相識,一顆芳心從此為之所系,老天爺已待阿朱不薄!
一卷梵文古經到手了。
【易筋經】,青銅上級功法,消耗260傭兵氣運可快速領悟,剩余領悟次數:三次!
青銅上級基本是金庸江湖巔峰武學。
《易筋經》無疑是其中最頂尖的之一。
哪怕達到初學的水平,也能做到百毒不侵,內力直逼一流水準,而若能練至大成,內力堪比一代頂級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