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氛的熱烈,眾人紛紛說了起來,朱舜大致聽了一會,就知道問題所在。
“讓你們不要喝冷水是因為,喝涼水容易生病,水中有許多小蟲子,過幾天我造一樣東西,讓你們看一下水里究竟有什么,還有勤洗澡,這樣能預防疾病。”
“飯前,便后,勤洗手,能防止病從口入。”
“流汗之后,喝些淡鹽水,對身體有好處。”
面對大家七嘴八舌的問題,朱舜一一耐心的回答,明末天災不斷,人們的生活條件低下,朱舜可是知道明末的一場瘟疫帶走了多少人的性命,他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所以衛生從一開始就要抓好。
不知不覺中王承恩把飯菜端來了,不過朱舜卻發現了異樣,狠狠地瞪了王承恩一眼,把菜倒進工匠的菜中,朱舜起身率先去打飯了。
一個小小的行為,卻讓工匠的心里感動不止,吃完飯,朱舜讓王承恩給大家上課認字!而他也坐在那兒學習,搞得王承恩別扭不止,朱舜是自家人知自家事,雖然在現代社會朱舜高中畢業算個半文盲,但是在明朝可以說是文盲,因為對于文言文和古漢字朱舜可以說一竅不通。
不過這樣也起到了激勵的效果,大家看到王爺都在學習,大家就更加認真了,何況王爺還說過,每個月學習好的還有獎勵。
作為崇禎身邊的大太監,王承恩的學識還是可以的,要知道在明朝太監也不是好當的。就這樣,王承恩講了半個時辰,朱舜也上去講了半個時辰的數學,時間也來到了晚上戌時,也就是后世晚上八點左右,冬天天黑的早,再加上沒有什么娛樂活動,人們就早早的睡去,朱舜作為后世人可沒有早睡的習慣,看著無所事事昏昏欲睡的工匠,朱舜心中一動,想起看過的一些小說中有這樣一段話,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一大法寶-----訴苦運動,不知道在現在有沒有效果,自己不妨試試。
圍著炭火盆,朱舜微微皺眉起身打開窗戶,開窗的時候一股冷風吹了進來,惹得大家緊了緊衣服,不過精神一下清醒不少。
“大家是不是很奇怪,這么冷的天我還要打開窗戶?”看著大家疑惑的眼神,朱舜開口說道:“剛才大家是不是覺得腦子昏昏沉沉的,我一開窗戶,就沒有這種感覺了?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因為冷。”朱舜話音剛落,一個聲音響起,引得眾人哄堂大笑,朱舜也沒有在意,而是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才開口說道:“這只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因為煤氣,碳不充分燃燒就會產生煤氣,嚴重的時候會致人死亡,等明天本王打造一樣東西,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以后在房間里燒火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風。”雖然大家都不理解煤氣是什么,但是朱舜說的話都記在了心里,同時也為朱舜要制造的東西頗為好奇。
“好了,不說這些了,今天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