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頓勸說,吳又可老先生聽到朱舜承諾等戰爭穩定后,會把他調的前線,他才滿意的點點頭。
給朱舜一張名單,說是讓他在奔赴前線的時候把這些人帶上,治療各種外傷都是一把好手,并且還告訴朱舜,各種藥材在倉庫里都有,走的時候帶走。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朱舜這一段時間的準備,那些老人都看在眼里,知道信王要干什么后,都把許多東西給準備好了。
特別是黃養正先生,給朱舜準備了大批量的各種物資。
晚上在軍部,朱舜和劉四喜他們聊了很多,很晚他們才去休息。
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春節,剛過初五,朱舜就帶著大部隊出發了。
山海關,因為長城而出名,但是在歷史上最出名的時期卻在明末時期,多少漢家兒郎堅守于此,又有多少漢家兒郎,因為此關埋葬在黑水綠水間,遙看著雄偉的關城,朱舜的眼前出現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了許多感傷,更多的是憤怒,今天他來了,余下的歷史將會變成什么樣,將由他說了算!
歷史在今年已經發生了變化,天啟皇帝還好好的活著,王之臣深的帝心,袁崇煥離去后,王之臣督師兼遼東巡撫,這個職位一直沒動過,所以在朱舜到來時,王之臣親自出關迎接。
“王大人辛苦,這么冷的天氣還出來迎接,真是折煞本王了。”
王之臣看到遠遠地信王就已經下馬,還大聲的給自己打招呼,心中對于信王的評價高了幾分。
別多怪,明朝王爺在世人的眼里是個什么形象,大家心中都有數,在加上這一年來王之臣對于朱舜的傳聞也聽說了一些,但是大多數是不以為然的,現在看到朱舜熱情的樣子,對于傳聞有了幾分相信。
“不辛苦,王爺在這天寒地凍時節能來到山海關,那才辛苦,臣下迎接來遲,還請王爺勿怪。”
按理來說現在遼東屬于朱舜的封地,山海關的那些將領應該是朱舜的屬臣,應該叫殿下才對,但是怎么說呢?這在明朝沒有先例,所以王之臣的位置有些尷尬。
“王大人,您老不會就讓我站在這里和您老聊天吧。”
面對王之臣的吹捧,朱舜有些尷尬,只好轉移話題。
“您看我這記性,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爺請!”
“哈哈,王老大人先請。”
朱舜大笑著示意王之臣先走,兩人客套一番,就向山海關走去。
此時的遼東將門還不是崇禎時期那么龐大,前文已經說過,遼西將門發展壯大還要到幾年后,所以吳襄,也就是吳三桂的父親,現在還不顯他,只是作為祖大壽的部下出現,不過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小有名氣,能文能武嘛,祖大壽現在也是因為去年的寧錦大捷有些名聲,不過沒有升官,還在守著覺華島。
此時跟在朱舜和王之臣身后的是滿桂和趙率教,不過兩人現在有些不對付。
“王大人,我來猜猜,這二人是誰?”
眾人進屋落座,朱舜就笑著開口道。
“哦,王爺對這二人感興趣。”
王之臣看到朱舜一臉興奮的樣子,就笑著說道。
“恩,這一位相貌威武的想必是取得寧遠大捷的滿桂滿將軍吧,另一位想必就是取得錦州大捷的趙率教,趙將軍吧。”
朱舜點頭應道,接著就把兩人的身份說了出來。
“末將滿桂(趙率教拜見王爺,些許寸功,不值得王爺夸贊。”
滿桂和趙率教躬身施禮。
“快快請起,二位將軍浴血疆場,取得驕人戰績,卻不驕不躁,好,好,好,這是大明之福。哈哈。”
朱舜大笑著扶起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