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率教端著飯菜進了他的房間,看到王爺痛苦的模樣,內心也是感觸頗深,作為老兵,他經歷過朱舜的痛苦,那句話就是他在勸導朱舜。
“是啊,他們是英雄,可他們更應該是那些百姓的兒子,父母,兄弟,我帶著他們出來作戰已經夠殘酷了,現在卻連他們的遺體都帶不回去,我無法去面對他們的家人。”
仿佛是在自語,也仿佛是在拷問自己,這場戰爭究竟是對是錯,這次他看了戰報,三排的全軍覆沒最主要的原因是彈藥耗盡,如果有足夠的弩箭和手榴彈,那么他們將不會戰死,但是沒有如果,自己錯了嗎?
“王爺,您沒有錯,錯的是韃子,錯的是這個時代,您看看自從您來到這里以后,這里的軍民臉上的笑容多了,生活好了,吃的好了,穿著也好了。他們都在看著你呢?那些軍人,那些百姓,包括那些官員都在看著你,你不能這樣消沉,三排是全軍覆沒了,但是他們義無反顧,他們心甘情愿,他們為的是什么?你難道不知道?你說過軍人的使命就是保家衛國,三排做到了,那些軍人做到了,那你做到了你應該做的了嗎?在這里逃避,你就是一個懦夫。”
看到朱舜還是消沉的樣子,趙率教的話重了幾分,他希望朱舜振作起來。
“你出去看看,看看那些百姓,包括這里的雜役,戰士,官員,所有人,哪一個不是在看著你,你躲到這里逃避,你對得起他們對你的希望嗎?”
趙率教拉著朱舜走到門外,此時朱舜的房間外面已經聚滿了人,而且還有更多的人向著這里匯聚,有仆役,有官員,有軍人,更有許多老百姓。
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失望,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段時間以來,這里發生的變化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于信王他們是感激的,他們希望自己的王爺能夠意氣風發的帶領著他們走下去,走向王爺說的小康世界,但是現在朱舜的消沉讓他們失望。
“王爺,我們不怪你,軍人的最高榮譽就是戰死疆場,三排是好樣的,我們佩服他們,我想他們也不會怪你的,畢竟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會驕傲的說我們做到了我們應該做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做到我們該做的,不要讓三排的以及那些犧牲的戰友失望。他們還沒有走遠,他們還在看著您,振作起來,把韃子殺光,讓老百姓們能夠安寧的生活。”
一名站崗戰士開口說道,人群中的士兵開口應和。
“是啊,王爺,我們戰死那是最高的榮譽,您一定要振作起來。”
“王爺,振作起來,不要讓那些犧牲的戰友失望。”
……
“王爺,這里的人沒人會怪你的,我是一名老百姓,大字不識一個,更說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我知道是王爺讓我們這些百姓能夠有地種,有房住,有衣服穿,孩子們也有學上,我們打心眼里感激您,可是現在地已經深耕好了,種子已經準備播種了,王爺卻不來教我們該怎么種植了?這不行的,農民就是要生產糧食的,沒有了糧食在戰場上的那些娃娃可是要挨餓的。”
一名老農看著朱舜消沉的樣子,眼中有失望有感激,他的話語讓那些老百姓紛紛附和。
“是啊王爺,我們要生產糧食給那些戰士,讓他們在戰場上不要挨餓,振作起來,教我們種糧食。”
“是啊,王爺,家里的孩子還等著您去給他們上課呢,你一定要振作起來。”
……
“我是匠戶,是王爺來到這里讓我們這些匠戶有了尊嚴,以前我們努力打造農具,打造兵器,很累,過得豬狗不如,但是自從王爺來到這里,把我們組織起來形成工廠,每月有工錢可拿,家里的親人孩子都能夠吃飽穿暖,讓我們可以挺直腰桿做人,可是現在打鐵的沒有鐵礦石,就不能為那些戰場上的士兵提供趁手的兵器,那樣他們會受到受傷,會死亡,我們心里難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