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是怎么在發生森林火災的地方生活的!要知道森林火災的特點就是難以撲滅、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啊!所以我又雙叒叕一次找到了他。
“森林,不能進,你們,怎么睡覺?”我帶著疑問跟胡比劃。
“火燒到那里。”胡用右手指了一個方向,“我們睡這里。”胡左手指著與右手相反的方向。
“火消失,我們過去。”他們是跟著火災蔓延范圍移動的,森林大火后,會有很多烤熟的動物尸體留下,并且沒有野獸侵害!沒有野獸侵害!!這個很關鍵,原始時代自然死亡多發少在冬季,其他人大概率是死于各種動物的口中!
也就是說,森林火災是往他們部落的相反方向蔓延的。他們也是跟著火災走的。一般來說森林火災多發生在干季,這時雨量和植物體內含水量都少,地被物干燥,容易發生火災。所以胡部落所在位置的氣候跟這里是差不多的。
我這么推斷原因是:在這個原始時代,憑人力遷徙,是很費時間的一件事。你步行一天,每天走10個小時,最多可以遷徙50公里。但是,人如果連續走4個小時的話,人的體力就會被消耗到很低的程度。不過這個時代的原始人更強壯,耐力更強。這從我們每天在營地的勞動就能看出來,他們的耐力明顯比我強了不止一倍。
我和巢現在生活在溫帶,這是我可以確定的。
基本氣候應該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因為這里有冬天!巢跟我說過,到了冬天很冷,人們住在山洞里擠在一起取暖。
而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征。
并且我在這里見到的植被:竹子、櫟樹和松樹,雖然不知道為什么會有杉樹,但這些植被一般是生長在溫帶的。
而且這些天,湖區的水鳥越來越少,根據太陽升落我可以推斷出大致方向,這些鳥是飛向南方了。也就是說南方至少是有一個常年溫暖的棲息地的,在我最壞的打算里就是,如果這里的冬天實在難熬,我就會帶著巢向南方遷徙。
我并不清楚胡的遷徙路線,胡自己也說不清楚,只能說幾個參照物,如山,河流之類,但參考意義不大。因為我并不了解這里的地形分布和河流分布。
如果胡是來自南方,根據他說的:自己每天都在遷徙,人們一個個的死去。讓我來做個簡單推理,人在不吃不喝狀態下可以存活7天左右,不吃但喝水,可以存活20天左右。他說是找不到食物了,很餓,所以遷徙。
也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說他們沒有存糧。
這個時代的食物來源主要是兩種:尋找動物尸體、吃蟲子和摘果子。他們一路上就算找食物,也肯定是不夠他們一個部落的人吃的。而且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尋找食物更難,并且他們一直是在遷徙的,既然沒有隨便找一個地方定居,那他們肯定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我按照他們每天最多遷徙50公里來算,遷徙了15天。那他們遷徙了750公里,但這只是理論數據,要考慮實際地形,還有人在野外很容易迷失方向,從而不能堅持走既定路線。所以這個數據最少也要減去1/3,也就是說,他們直線距離再多遷徙了500公里,大約是美國南北長度的1/7。
在這樣又累又餓的遷徙中,他所在部落的人們逐漸死去,或是被野獸驅散一部分,再被野獸殺死一部分。最后巢在直線遷徙了大約500公里后到了上一個驅逐他的部落。
根據第一次見他的情況,我推斷他被放逐了直線距離200-300公里之間。因為這個家伙根本記不清自己來的方向了,估計他大部分時間在繞圈。
雖然我還沒探索過我所在的地區的情況,但目前來說,已經能確定南方或者北方起碼有700-800公里寬的溫帶區。
雖然我并不知道他到底從哪個方向來,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我個人傾向于胡從南方來,因為我發現他的地方在營地的南方。
如果這么推理的話,南方至少有800公里寬的溫帶區,這個數據比實際數據只少不多。北方應該也差不多是這個數據,并且可能是這個數據的幾倍。因為這些天還有更多的鳥從北方往南方飛,它們會在這個湖稍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