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片大多都是功夫片、古裝武俠片、風月片、市井喜劇、青春校園喜劇、賭片、僵尸片,要不然就是一些愛來愛去的言情文藝片,許多觀眾早已經厭倦了這些套路,這也是《侏羅紀公園》能從香江斬獲六千四百多萬港元的票房打破之前在香江上映的影片的票房記錄的原因之一。
從吸引人以及評價上,《驢得水》自然是無法跟擁有更新人類視覺的《侏羅紀公園》相比,但《驢得水》也跟《侏羅紀公園》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迥異于香江的快餐電影。
因此,雖然一直飽受爭議,可《驢得水》的票房卻都在穩步累加。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驢得水》的爭議也越來越大,炒得也越來越火,李擎的名聲也越來越褒貶不一。
……
《驢得水》上映的同時,李擎將六十名保鏢分組派往永高院線的各個戲院電影院監督售票情況和上座率,以防羅捷承偷自己的票房。
(今年內地大裁軍,借著這個機會,李擎通過葉驚、時修平、戈曉兵、邊眉、沙承業和南陽華又雇了一百多名保鏢,這一百多名保鏢中,很大一部分是上過戰場的偵察兵和軍中精英,還有一小部分是專業安保人員和女警衛,李擎以這一百多名保鏢為基礎組建了“衛擎安保公司”。)
十月中旬。
《驢得水》的票房已經超過兩千萬港元,李擎已經確保不賠了,而且《驢得水》的票房還在穩步累加。
也就在這時,李擎回內地了,準確一點說,李擎去了魔都。
李擎之所以沒等《驢得水》的票房結果出來就去魔都,原因有二:
第一個,事隔大半年,一直沒聯系李擎的徐若宣終于給李擎打電話了,然后哭哭啼啼的說:“擎哥哥,我和丹姐錯了……”
自從李擎離開魔都,上證指數一直在跌。
跌到七月二十七日的七百七十七點之后,戲劇性的一幕出現——每每觸碰到這一線,指數就止跌,這就是上一世很有名的“七七七鐵底”。
一些很有名的股評家認為“牛市格局”不變,就像后世的股評家說“慢牛走勢”一樣。
市場還有一個極為異常的現象,就是申能股份八塊一毛八紋絲不動。
申能股份是此時的超級大盤權重股,很多人很快斷定,這是政府在護盤。
既然政府在護盤,散戶自然可以跟進,然后等著發財。
(事后證明,護盤的并不是國家隊,而是萬國證券連絡一批中小證券公司做的。)
那段時間,申能股價在八塊一毛八的位置上每天都是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手的巨大買單掛著,這個情況維持了很長時間。
因為買盤確實巨大,價格只要是八塊一毛九就隨時都能成交。
可持有申能股份的股民大多抱著申能死都不撒手,更有不少人增持甚至是舉債增持申能。
這就是上一世在股市非常有名的“申能保衛戰”。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