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態中年是李國慶,美亞的董事長李國慶。
現如今,美亞已經隱隱壓過了嘉禾、邵氏、金公主,成為香江四大發行商之首。
這很大程度是跟李國慶凡事親力親為有關。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大勢所趨——從現在,更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從今年年初開始,電影放映形式經歷革命性的改變,電影傳統的播映流程和回本周期出現了戲劇性變化,影片從戲院電影院獲得的利潤持續下跌,從錄影帶、電視版權獲得的收益反而持續上升,推翻了戲院電影院作為‘第一窗戶’的優勢;院商作為電影投資人的優勢亦隨之動搖,影業市場不再是以戲院電影院放映為主導。
為穩定片源,美亞也開始投資電影制作,從九十年代初開始,美亞其實就先后和新藝城、德寶、銀都合作了《快樂的小雞》、《正紅旗下》、《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等片。
不過悲催的是,美亞投資的電影,沒有一部是賣座的。
這也不難理解。
靠著發行錄像帶,美亞雖然有了很不錯的海外發行能力,但它卻沒有嘉禾、邵氏、金公主的底蘊,而新藝城、德寶、銀都這些電影公司,有好的電影、穩賺不賠的電影它們就自己拍,只有那些拿不準賺不賺錢甚至是指定賠錢的電影才找美亞分擔風險。
看透這種情況的李國慶,當然不能束手待斃,可電影制作是一門技術活,不是他這個從未進入過電影制作行業的人能玩得轉的。
另外,美亞雖然在海外有不弱的發行能力,可在香江卻沒有院線支持,今年上半年,美亞投資徐寶華拍了《終極危情》,結果就因為沒有院線肯上映,迫不得已只能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
如果李擎不出現,美亞這種局面一直得持續到一九九九年,投資李人港執導的《星月童話》,才能引起廣泛的關注。
……
永高總部。
羅捷承的辦公室。
廖一源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氣,“要不明天再聊吧,我可比不了你們幾個年輕人……”
李國慶笑說:“廖老,上次中國城……”
廖一源擺擺手,“行了,行了,有事趕緊說!”
李國慶看向李擎,“擎仔,我跟你通過電話。”
李擎看了廖一源一眼,然后說:“興哥,我還是那話,廖叔和銀都對我有恩,我不能撇下銀都跟你合作……”
廖一源用仿佛看透了一切的目光看了一唱一和的李擎和李國慶一人一眼!
李擎和李國慶不約而同的在心中罵道:“老狐貍!”
雖說廖一源可能已經查覺到了什么,可李擎和李國慶還是繼續演。
李國慶道:“我李國慶也不是見利忘義的人,廖老和我可是十幾年的交情……我只不過是想提出一個新的合作方案,大家共贏的合作方案。”
廖一源并沒有接這個話題,而是任由李擎和李國慶表演。
羅捷承則眼珠微動,顯然是在盤算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