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賀歲檔發行《超速緋聞》賺了一大筆,永遠院線今年倒是可以支撐,可問題是,這形勢越來越差,租了,在李擎的電影上映之前,一直都得賠,而且一租還得是五年,另外那兩家小戲院的各方面條件都很一般,于是,羅捷承索性就不租了。
羅捷承擅自縮減院線的舉動給李擎敲響了警鐘!
香江本埠的票房倒沒有多少,可它在很多時候卻是其它地區購片的標尺。
所以,在香江必須得有一條穩定的院線!
而最穩定的院線莫過于自己的院線!
因此,李擎動了自己組建院線的心思!
但話又說回來,雖然《速度與激情》大賣了,可歐美那邊的錢幾個月內都到不了李擎手上,因此,現在就建立一條完整院線,對李擎來說太勉強了。
不過,目前又的確是在香江建立院線的最好時機——這波房地產調整的大勢還沒過去,又趕上香江電影受到重挫,還在買戲院、影院絕對是最便宜的,往后是絕不會再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最后,李擎一咬牙,讓李繡繡出面買了四座獨立戲院,并且還將每家戲院周圍的幾座建筑物也都買下了——李擎準備將這四間戲院改建成多廳電影院。
這四間戲院分別是:油麻地戲院,粉嶺戲院,界南戲院,南丫島戲院。
油麻地戲院位于香江九龍的油麻地,窩打老道和新填地街交界,是戰前時期的戲院,在當時有“五大戲院”之一的稱號。
油麻地戲院地處于老區的中心地帶,客源非常的充足,開業初期是當時附近油麻地碼頭工人和車夫的消遣地點,播放電影及上演粵劇時常滿座。
但隨著時代變遷,油麻地戲院未能和新式電影院競爭,以至于生意日漸式微。
油麻地戲院最初屬于邵氏院線,后來被雷覺昆租下加入了金公主院線。
等到金公主院線被陳榮美接手并改組為金聲院線,油麻地被踢了出來,轉而加入日活院線(專放色青電影的院線)。
隨著港片勢微,這家已經存在了五六十年的戲院終于再也堅持不住了!
因此,在這樣的大勢之下,李繡繡沒費多大勁就把它買了下來。
油麻地戲院雖然老舊,甚至可以說是破敗,但占地面積很大,而且李繡繡又按照李擎指示把兩邊的民房也買了下來,將來擴建成一個獨立多廳電影院足夠用了。
現如今的新界和南丫島在香江屬于比較落后的兩個地方,其周邊全是交通不便的農村,而做為兩地僅有的三家戲院,粉嶺戲院、界南戲院、南丫島戲院都是設備簡陋、規模很小的戲院,長久以來這三家戲院大都在放映二輪影片或者老電影,靠著低票價來吸引農民觀眾——票價高了農民舍不得。
在目前看來,粉嶺戲院、界南戲院、南丫島戲院的地段很不好、座位數量也很少、票價又偏低,而且電影淡季的票房收入又極不穩定,買下沒什么意思。
甚至就連李繡繡都不同意李擎買下這三個便宜貨!
可李擎還是大搞一言堂把這三家破舊的戲院買了下來。
李擎買下這三家戲院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們便宜,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這三家戲院雖然客源較少、票價較低,但這三家戲院都是當地處于壟斷地位的戲院。
也就是說,只要在新界和南丫島有一個看電影的觀眾,就會在粉嶺戲院、界南戲院、南丫島戲院花錢買票。
而且,在好檔期,這三家戲院的上座率出奇的高——在署期檔和賀歲檔這兩個黃金時間段,不管粉嶺戲院、界南戲院、南丫島戲院上映什么電影,都能達到極高的收視率。
最重要的是,身為重生之人,李擎可是非常清楚,很快新界和和南丫島就會變得非常繁榮。
而很多人對戲院都是有感情的,他們看電影基本都會選擇自己常去的戲院看電影。
退一步說,就算這三間戲院,包括油麻地戲院,不能為李擎賺錢,僅這四塊錢,將來也足夠讓李擎賺上幾億了。
所以說,這是一筆有大賺無賠的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