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回歸的七人忍不住也是激動地淚流滿面,熱淚盈眶。
他們大有一百零八號城人。
一百零八號,此乃大夏人族最后一城,武力式微,落于至后,所以每年放置質子,也是一百零八號人最多,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父親!您聽到我的呼喊了么!……我離您遠去,得金三枚,離別時交予您,您那時的表情我一生難忘!不知您可過的好……”
“母親大人……還有小妹,許是一會見到我,會使你們認不出,單單幾日,竟峰回路轉,回歸,我心中之情如那激昂的太陽,說是說不出了,只期待一會見到您與小妹,能倔強地憋住我的淚水。”
“父親……”
“母親……”
直至三千米外時,李自在蹙眉,那股心中的不詳愈發濃重起來,好似一會后自己就要有極大的危機。
剛出虎山,又入狼口?
不能吧?自己回的是大夏一百零八號城,這是回家!
穿梭舟速度很快,很快就進入了兩千米。
憑借天高望遠,能見城池內有人頭竄動,微微有所躁動。
其他人,愈發的激動起來。
有青衣不整的書生整了整衣服,十分肅正鄭重地拱起手,扎起的書生頭微微朝下地了地:
“李先生,書生能有下世,乃先生之大義所為,若未來需書生請直言,書生將拋棄一切,還回此情!李先生!書生……一生難忘恩情……”
有一名小男孩,不過十二三齡,站在李自在面前,頭上空空如也,仔細一看,哦,原來是個和尚。
小和尚雙手合十:
“李先生。佛說,若解救世人,要么是那大日如來眾生相,要么是那須菩提大圣撒清光,現小僧愿反駁心佛,若論以解救,還有一位李先生。”
小和尚愿意反駁自己心中的佛,稱若以解救世人,除去那大日如來,須菩提,還有李自在。
這并非阿諛奉承,只是感激。
小和尚,也是眾生。
“李先生……”
“李先生……”
一聲聲呼喚,皆是至情的話語,帶著感激,感謝,聽的少女芯不知為何,感覺到震撼人心。
李自在閉上雙目,不曾言語,只是等待……
入一百零八號城的時機。
他心中不詳的預感越來越深,已然深刻影響了自己,他對接下來此行,忽然抱有了一些悲觀念頭。
臨近千米,可見人頭竄動,越來越多人聚集長城上,正翹首以盼。
臨近五百米,躁動聲響已能聽聞。
臨近三百米,城中人能清晰地看到李自在等人的面孔,一時間,有人認出他們的質子身份,激動地不能自已。
臨近二百米,七人中,有父母到來了,蒼老的面龐,大喜大悲,讓李自在有所感觸,對大慈大悲掌有所精進。
臨近一百米……
“鏗鏘!”
拔劍聲襲來,站于長城上,一百零八名大夏軍人拔劍,劍之所向——
穿梭舟上的眾人!
眾人全部驚呆了。
怎么會這樣?
與此同時,李自在心中的不詳終于爆發了!
他許久之前就察覺不妙,如今看來,這里是一重難關!
“該死的,為何!”
長城之上,一道復雜的聲音,悠遠傳來。
“你們是質子,你們回來了,人蛇族會找大夏的麻煩。”
“大夏……”
“不給進!”
“放屁!”
怒發沖冠,李自在爆發了。
“誰說的話?站出來,直面我!”
“你讓大夏的軍人對大夏的子民拔劍,可知同胞不曾互殺之法條!”
“你將我等九死一生的人拒之門外,將他們的父母拘于城中,一道城墻,天人兩望,何敢!”
“我大夏曾有昌盛時,昌盛時一夏頂五龍,落魄時比如此更慘,也從未不曾見將同胞拒之門外之事,爾等憑什么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