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emeupwhenseptemberends.
寫完后,古樂轉過身來,笑著對眾人說到:
“好,一事不煩二主。今天我的課還沒有上完,所以我決定,還是請之前的六位同學上來翻譯這句話,你們說好不好?”
“好!”男牲口們使勁起哄。
六位同學很不情愿地再次走上講臺,按照剛剛朗讀的順序一字排開后,就快速的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答案后,就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座位。
三位女生的答案如下:
在九月底喊醒我。
九月末的時候喊醒我。
請在九月底將我喚醒。
男生的答案則是:
九月底的時候喊我起來。
九月末時,喊我起床!
一覺睡到國慶節。
等六位同學再次落座后,古樂在每個同學的后面都加了個excellent(優秀),在最后一個張子棟的答案后面加了個extremelyexcellent(天秀)。讓后再轉頭對著同學們說到:
“讓我們先為這六位同學鼓掌!”
“讓我們再為最優秀答案的貢獻者張子棟鼓掌。”弄得原本只想寫一句氣話的張子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就tmd,是個天才。
“所謂千人千面,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從剛剛的答案就可以看出來,一班英語課代表的基礎最扎實,她的答案可以說就是標準的翻譯答案。可我為什么要說張子棟的答案是天秀呢?如果,我們假設在9月30日晚間,倆同學促膝夜談完畢后,睡覺前,他們其中一個對另外一個說了這句話,那張子棟同學的翻譯答案,是不是最應景呢?”
眾人一愣,包括張子棟自己都沒有想到古樂能這樣圓回來,少頃,整個教室異口同聲:
“是!”
“所以創造語境來獲得增量信息的第一步是什么呢?你們清楚了么?”古樂適時地發問。
“不清楚!”
“這個很簡單,就是找一個英語某一方面強的同學或老師,薅羊毛啊!這個是最快的,但是你去薅羊毛的時候要有藝術。怎么說呢?你得找到一個既能體現你個人實力,又能讓對方獲得相應認同或共鳴的方式。千萬不要,一桿子直到底。比如像這樣,那誰誰誰,你幫我看下這道題,如此一類的。還有你先得自己思考,自己運用,自己練習后,再去找一個比你強一點,共同交流,共同促進。你們明白了么?”
“明白。”依然只有少數人相應。
古樂也不糾結于此,如果發散開來,又要講很久,就繼續到:
“但是這個薅羊毛,只能是一個很短期的過程,因為薅到一定程度,這只羊一根毛都薅不到了。這時我們怎么辦?”
“不知道!”臺下同學們整齊又干脆。
“很簡單,給這只羊喂草,等他毛長了,再繼續薅啊!”古樂略微夸張地表現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
“哈哈哈……”
“現在呢,在繼續說下去之前,我這里有個問題,請父母是川東石油管理開發局的同學舉下手。”古樂發問。
臺下的同學們應聲舉起了手。
“1,2,3……9,好九個,請大家記住他們九個,他們就是能給你們要薅的羊帶來糧草的知識爸爸和媽媽們!”古樂點完后,給出了原因。
“哈哈哈……”同學們爆笑,舉手的9位同學則有些不好意思。